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公益 >> 科普创新作品展播 >> 第二届康复科普创新作品

    第二届康复科普创新作品图文评选优秀作品-孩子“不听话”,指令要训练

    发布时间:2024-03-08 11:10

    孩子“不听话”
    ,指令要训练
    家长在跟孩子说话时,孩子很多时候像被无形屏障隔离一样,
    没有任何反应,对家长的指令“充耳不闻”
    “无动于衷”
    ,这时
    候家长可能就会认为是不是自己的孩子“不听话”
    一、什么是指令
    指令是让孩子做什么事情时出示的刺激。可分为非言语指令
    (手势、示范动作、物品、卡片等)和言语指令(让孩子做什么
    事情时说的话)
    、指令的意义
    让孩子理解别人的意愿,建立起自己与别人是有关系的意识,从
    而促进孩子与他人之间的沟通能力。
    三、为什么孩子“不听话”?
    表现为发指令时听不到指令、听到指令不明白发出的指令意
    思、听懂指令但不知道执行指令。
    1、听觉理解能力差;
    2、听觉辨别能力差;
    3、记忆能力存在障碍;
    4、思维能力存在障;
    5、缺乏动机,不感兴趣
    四、如何解决孩子“不听话”?
    1、发指令要及时、适时:抓住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发指令。
    2、发指令要准确简短、扼要,并且符合孩子能力。
    例:
    “宝宝把鞋子穿上,我们一起去外面”可以说“穿鞋”
    3、发指令时不重复
    :一个回应就一次指令,重复会让孩子觉得
    可以不做出反应。不行就辅助完成。
    4、发指令要统一:指令经常变换会让孩子混乱。
    5、及时强化孩子,当完成听从指令后,及时表扬奖励。
    6、转换行为指令,例:在游乐园跟孩子说“不跑”
    ,可以说成“拉
    着妈妈手走”
    指令的训练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立马能看到效果的事情,而
    是一点一滴不断地日积月累的结果。在孤独症孩子的康复训练中,
    不能急于求成、操之过急,让孩子和家长都陷入到一个“学后忘,
    忘后又学”的恶性循环之中。家长要有耐心和细心,在生活中随
    时随地抓住训练的机会,潜移默化的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孩子越来越听话。
    孤独症患儿能够听懂简单地指令之后,再适时地予以强化与巩固,
    由易到难,循序渐渐,才能帮助患儿不断地提高交流能力,克服
    交往障碍。

    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康复科普创新作品图文评选优秀作品

    作者:张帅,鲍梦醒 

    单位: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