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视防控的科普
在此先给大家普及近视的意思,近视就是,
当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
其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
可能有多种原因引起,常见有眼部
屈光调节下降,集合异常,屈光介质的非正常状态等等。再此我们平常所说的玩手机看书过
度,可以把它归为眼部屈光调节能力的下降低。国务院政策也在一步一步的加深对近视防控
的重视程度,在此,我想给大家科普一下有关近视防控的一些小知识。
我们来简单算一笔帐,如果我们在
9
岁时就近视
100
度,每年以
50
度增长(控制较为
良好,方可达到年增长度数小于
50
。在近视防控意识淡薄的家长中,小孩的近视更是大幅
度增长)那在
19
岁时可达
600
度近视,已经达到高度近视,若对近视控制较差,每年以超
过
100
度增加,那么在
19
岁时可以达到
1000
度以上。
高度近视,经研究具有显著的遗传特异性,如果父母双方均高度近视那么小孩近视的概
率会大大增加,并且高度近视在现代认为是多眼底病变的危险因素,通俗的说就是近视度数
大于
600
度就会大大增加白内障,视网膜脱落,黄斑病变,青光眼等疾病的发生概率,而这
些疾病都是致盲的关键因素。
儿童在眼部发育过程中是从生理性远视渐渐发育至正常,在
3-4
岁时有
+2.00D
的生理
性远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看近模糊,大约在
9-12
岁期间达正常视力,如果在视觉细
胞发育阶段(
9
岁前)儿童已经有了高度近视,视物模糊更是会影响视觉细胞的发育造成近
视性弱视,而这种弱视即为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戴上眼镜也看东西不清楚,儿童的弱视往往
会不被家长重视,以为等到孩子大了再去治疗也来得及,而正是这种错误的认知,导致了错
过了弱视治疗的最佳阶段,给孩子的视力带来了终身的影响。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许多职业更是对视力有苛刻的要求,视觉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
子们的生活质量,由此近视防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视光学在国内发展尚欠缺于
国外,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众的认知,眼镜的验配其实至关重要,这往往是国内家长所忽
视的。
美国视光研究发现,我们可以通过低浓度
atropine
、
RGP
、离焦镜、多焦镜等方法,在
一定程度上控制近视。低浓度
atropine
:现在研究认为,过高浓度的
atropine
可以更好的控
制近视,但是反弹的程度更大,一般我们是选择
0.01%
的
atropine
为最佳控制近视进展的浓
度,在使用
Atropine
时要注意避光(麻痹睫状肌,影响了虹膜的遮光作用),要有正确的操
作,防止经泪腺进入循环,引起全身反应;
RGP
:这是一种硬性透气性角膜塑形镜,它通过
压迫眼球、角膜,防止眼轴变长,改变角膜屈光程度,夜带角膜塑形镜可以使患者夜间戴镜,
白天恢复到正常人视力水平,其特殊的材质又保证了氧气可以通过,防止角膜新生血管引起
并发症;离焦镜:它可以通过光学原理,刺激视网膜周边,抑制近视者眼轴的增长;多焦镜:
通过镜片上渐进的焦距,帮助我们再看近处时以相对远处较低的度数,降低我们眼睛调节的
压力,减缓近视的进展。此外,近视会引起眼轴边长,这是引起眼底病变的其中一个重要的
原因,那么在用弱视治疗仪治疗远视性时,用红光(长波光)或者闪烁光刺激眼轴变长,我
们是否也可以应用蓝光(短波)刺激眼轴变短,来控制近视引起的眼球变长呢?这仍需我们
结合临床做出更多的研究。
目前对于近视来说,尚无根治的方法,如今我们能做的就是减缓近视进展,训练患者视
功能,提高患者视觉质量,上面所提及的几种方法在临床上都有可观的效果,渐渐被眼科医
师和视光师广泛应用于近视的控制当中。通过以上提及到的以及其他控制近视进展的方法,
配合视功能训练,是目前来说控制近视进展的有效途径。当然,因为个体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选择合格的眼科医院就诊,也是对孩子们的负责,也是我们阻止“全民近视”的可怕现象发生
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
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也为了祖国的未来,近视防控工作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