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雨朦 花佳佳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
难愈性伤口是由于正常伤口愈合过程中,氧气供给或血液循环不足所致。随着伤口情况的恶化,甚至会导致皮下脂肪液化及慢性溃疡等情况,最终影响解剖学的完整性及机体功能的恢复。据相关文献显示,传统治疗难愈性伤口方法是清创换药、植皮、应用生物敷料等,虽然其能促进伤口愈合,但由于易留下瘢痕,因此对患者皮肤美观及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高压氧治疗广泛应用于各种创伤的治疗,促进伤口愈合。
1、一般资料
对照组选取2022年3月前于我院外科收治的16例难愈性伤口患者,研究组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6例难愈性伤口患者,纳入标准 :①创面直径>3cm;②创面不愈合>1个月者;③符合自愿原则,参与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研究组(16例)及对照组(16例)。对照组男8例,女8例;年龄20-62岁,伤口时间30-145天,伤口面积最大5.75cm×7.86cm, 最小3.45 cm×4.82cm。研究组男9例,女7例;年龄19-58岁,伤口时间30-150天,伤口面积最大6.82cm×9.28cm,最小3.68cm×4.25cm。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伤口面积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法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彻底清除伤口的坏死组织及分泌物等,然后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及双氧水冲洗伤口,最后将用碘伏液浸湿敷料,将其包扎至伤口处,每日需按时进行换药,一天一次。时刻留意患者伤口有无分泌物,待伤口新鲜肉芽组织完全覆盖后,给予皮移植封闭伤口。
研究组:在上述外科处理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压力0.1MPa,加压时间为15min,吸氧60min,中间休息5min,减压15min,一天一次,一疗程10次。
3、观察指标
(1)治愈:经治疗后伤口结痂脱落,且与正常皮肤相近;
(2)有效:经治疗后创面内肉芽组织生长,伤口缩小1/2 以上;
(3)无效:经治疗后伤口无好转,甚至加重。
有效、治愈二者合计为有效,据此计算有效率,记录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
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所有数据均以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例 (百分率) 表示,P<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时间更短(P<0.01)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²=4.59,P=0.04)
血液循环不足以及氧气供给不足是导致难愈性伤口的关键之一,而高压氧治疗在血管生成和组织氧气供给中发挥了关键的促进作用。有研究显示,在高压氧治疗期间,动脉氧分压增加导致血管舒张,毛细血管内压力降低,氧气弥散能力增强,并进一步增加运送到组织内的氧气,进而促进血管生成、胶原合成及创面愈合,故高压氧治疗对于难愈性伤口具有重要意义。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由于细胞增值,胶原合成等对氧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充足的氧供显得特别重要。灌注低、氧供不良的伤口,细胞的有氧代谢受到抑制,无氧代谢增强,从而导致细胞功能障碍,能量供应不足,细胞增殖速度降低,继发细胞水肿,容易并发严重感染,更导致伤口愈合延迟。而充足的氧供可以减少重症感染的发生,且血管生成、细胞动力和细胞外基质形成都需要氧的参与,故改善伤口的低氧状态,能增强其对细胞因子的反应能力,促进伤口愈合。
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提高伤口组织的氧分压。在高压环境下,机体血液中氧的物理溶解度增高,血氧分压增加,组织中的氧含量增加。常压下正常组织氧分压为20-45mmHg,而愈合不良的伤口往往仅为5-20mmHg。当在2ATA(大气压)下吸纯氧时的动脉氧分压可达1400mmHg,组织氧分压可高达1000mmHg。除此之外,血氧弥散距离亦增加,在伤口组织的弥散距离可达60-100um,是正常的2-3倍。这对改善伤口组织区域的氧供非常有益。高压氧还可以促进白细胞的杀菌作用,增强吞噬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和清除坏死组织的能力,增强伤口组织抗感染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外科难愈性伤口高压氧组愈合有效率(93.75%) 高于常规组有效率(75%),仅有1例伤口愈合不佳,可能与其开始治疗时间较晚有关。
高压氧治疗作为难愈性伤口患者综合治疗措施,是高压氧治疗适应症之一(2018版)。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次验证了高压氧治疗可提高难愈性伤口的治疗效果。高压氧能改善伤口组织的血液循环,减少伤口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加伤口肉芽组织内新生血管密度,加快肉芽组织生长,对促进难愈性伤口的愈合有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广应用,对于提高患者治愈率,加快床位周转,有利于患者更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