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1日,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养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此次会议聚焦“建、立、强、兴”,围绕医养结合的有关政策、前沿理论与先进实践,分享新时代医养结合工作的新模式、新理念、新技术,康养工作委员会的委员及百余名医养结合领域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康养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现场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院长郑鹏远教授作为做了《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养工作委员会工作情况汇报》,汇报内容包括“全链式“医养康养模式探索实践工作、2023年康养工作委员会工作及康养高峰论坛筹备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郑鹏远教授指出,医养康养结合是实现养老与医疗优势互补的有效途径,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创新性提出了“全链式”智慧医养康养结合模式概念,以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与老龄化科技应对”-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与规范的应用示范为科技支撑,建设了全国第一家、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省级医养结合质控中心,打造了全链式”智慧医康养结合模式城市版、农村版和文旅版,建立了政府主导,养老院、医院及第三方机构参与、多方联动、科技赋能的医养协同服务机制,探索了“医院-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全链式智慧医养结合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河南模式”,获得省政府发文支持并在全省500个社区(乡镇)推广应用。2023年10月24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专题对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福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链式“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进行专题报道。
其次,他从党建工作、学术交流、发展会员、科普工作、康复年鉴、模式推广等6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康养工作委员会2023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他表示,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康养工作委员会将在中国康复医学会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国家康养有关政策和社会需求,抓住机遇,紧跟形势,在党建强会、学术创新、组织建设,科学普及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促进康养工作委员会全面高质量快速发展,为提升全国医养康养整体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康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院长 郑鹏远教授
作《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养工作委员会工作情况汇报》
听取汇报后,与会代表共同回顾了康复医学会康养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的成绩,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当前社会对健康关注日益提升的大背景下,康养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建设具有更高水平的学会成为推动康养事业的必然要求。
首先,围绕“建”字下功夫,不断完善康养工作委员会的组织结构,进一步加强内部机制建设,着眼于建设更为专业、高效的团队,为康养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更加全面有力的学术支撑。
第二,围绕“立”字下功夫,确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方向。在康养工作的大背景下,明确使命责任,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更好地引导下一步的各项工作,为康养事业的长远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第三,围绕“强”字下功夫,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提升学科研究水平、学术交流能力以及社会服务水平是当前的迫切需求。未来将注重加强内外部合作,引入更多的高水平专业人才,通过不断提升学科水平,推动康养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第四,围绕“兴”字下功夫,激发组织内部活力。作为一个团队,其活力的充沛程度直接关系到康养工作的顺利推进。通过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提高成员的参与度,实现内外兼修,为康养工作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年来,康养工作委员会在中国康复医学会领导下,在全体委员共同努力下,克服困难,团结奋斗,取得了一些成绩。下一步,工作委员会将继续加强职责定位,稳中求新。一是充分发挥专委会新型康养智库作用,开展康养品牌智库专家遴选申报、康养智库组织构建、产出具有代表性和高水平的智库报告;二是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组织召开学术交流与年会、开展康养行业品牌基地专项建设活动;三是稳步扩大队伍规模,持续强化内部管理制度和动态管理办法,提升工作委员会的内部活跃度;四是开展特色专题工作,创建国内一流的、具有鲜明康养专业特色品牌项目,推动中国康养事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对康养工作委员会新增27名委员中,拟增补常务委员2名、委员25名的名单向委员们征求了意见,均无异议。
本次工作会议为康养工作委员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力支持。大家表示将在中国康复医学会的领导下,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康养工作委员会的建设能力与水平,为康养事业的蓬勃发展,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