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生活方式干预技术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07-16-00-032,Ⅰ类12分)
慢性病主要指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恶性肿瘤等,也称之为生活方式疾病,由遗传因素(基因)、环境因素(病原体或有害物质)及生活习惯因素(饮食、运动、休养以及嗜好如吸烟、酗酒等)相互作用所致,通过认知行为治疗,改变生活习惯和方式,能够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在我国因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死亡率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预计到2020年全球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将达到497万人。这对这类疾病的早期生活方式干预将会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大大提高生活质量,节省有限的医疗资源。生活方式干预技术涉及了康复医学、内科学、营养学、临床心理学以及预防医学等方面的内容,本培训班集国内外康复医学、心脏病学、内分泌学、肿瘤学、营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诸多专家,融合这些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讲习针对多种常见慢性病的生活方式评估和干预实用技术,提高我国社区医务工作者采用非药物手段治疗慢性病的水平。
授课专家:李新立(南京医科大学心脏病学教授、博导)、杨涛(南京医科大学内分泌学教授)、周士枋(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教授)、李群(南京医科大学营养学教授)、励建安(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教授、博导)、黄普文(南京医科大学肿瘤学教授)、贺丹军(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江钟立(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教授)等。
课程内容:
1、慢性病生活方式干预概述(江钟立主任)
2、心血管病临床进展(李新立教授)
3、代谢性疾病临床进展(杨涛主任)
4、运动疗法技术(周士枋教授)
5、营养餐及食疗技术(李群主任)
6、亚健康干预技术(贺丹军主任)
7、心血管病康复治疗技术(励建安教授)
8、脑血管病生活方式干预技术(江钟立主任)
9、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技术(江钟立主任)
10、肥胖生活方式干预技术(江钟立主任)
11、不孕症与生活方式(江钟立主任)
12、肿瘤预防与生活方式(黄普文主任)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