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学会动态

    “5.12”康复援助简报(第3期)

    发布时间:2014-11-26

      四川省地震伤员康复工作汇报

      ----来自地震灾区一线的报告

      一、地震康复、四川省现状

      1.伤员分布。地震发生后,伤员集中在灾区附近各大医院,主要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医学院、成都军区陆军总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中医学院附院、绵阳市中心医院、德阳市中心医院等。其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最多。根据国家和卫生部的统一部署,5月26日前后各大医院的伤员大多数都转到省外就医。灾区各地市县医院大多数伤员也基本转往省外。

      2.早期康复实施困难。由于多种原因早期康复难以实施。由于早期伤员主要集中在ICU、骨科和脑外,忙于抢救生命或手术,而且各医院的伤员都是不断的转入转出,所以绝大多数医院康复医学科无法进行康复治疗。

      3. 康复需求难以统计。由于早期伤员主要集中在ICU、骨科和脑外进行抢救,且各院伤员都是不断转入转出,加之部分医院和部门不支持进行伤员康复需求调查。所以具体功能康复需求难以统计。

      4.省外康复机构援助情况。地震发生后先后有国际助残、香港医管局、香港复康会、中国康复中心等单位在川帮忙指导。

      5.技术、康复设备缺乏。主要需要在骨科、脑外和脊髓损伤康复方面有经验的治疗师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同时需要假肢、截瘫支具。康复设备缺乏主要集中在基层医院。

      二、已经开展的工作

      1. 功能康复需求调查。为了及时了解伤员康复需求。我于5月14日设计“地震伤员康复需求调查表”对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伤员进行了调查。同时上报四川省医学会,建议医学会发文在全省实施伤员功能康复评定调查调查。伤员基本情况调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赵新主任也进行了伤员基本情况调查。

      2. 积极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地震伤员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从2008-5-14起组建14名治疗师和3名医师的特别工作小组,先后参加到骨科8个病区、ICU、脑外、儿外和肾脏内科为伤员进行康复治疗。

      3.号召全省实施早期康复。以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教育专委会主任委员名义,通过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发文到全省,号召四川省康复工作者对地震伤员全面实施早期康复,将残疾降到最低程度。

      4. 技术培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主持脊髓损伤康复讲座2次,四川省人民医院主持地震伤康复技术培训一次。

      5.了解地震住院伤员构成比例。根据对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伤员的统计结果如下。不包括门诊救治伤员(截至5月27日入院)。

      脊柱骨折比例: 9.91 %

      骨盆骨折比例: 4.22%

      上肢骨折比例: 8.75%

      下肢骨折比例: 33.47%

      脑外伤比例: 9.05%

      软组织伤比例: 3.67%

      截肢比例: 2.57%

      挤压伤比例: 2.2%

      其他(锁骨骨折、神经损伤、肋骨骨折、内脏损伤等) 27.49%

      三、需要的支持

      1.技术支持。派遣骨折康复、脊髓损伤康复、脑外伤康复专家进行短期现场技术培训和指导;

      2.设备支持。康复设备重点支持接收地震伤员的基层医院。假肢、截瘫支具根据各个医院的具体需求提供。

      3.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由于大部分伤员现在分布到全国各省,建议由学会统一号召,在全国所有接收了地震伤员的单位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重点调查地震伤员功能障碍及康复需求,为制定全国统一的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4..建立四川省康复医院,重点为地震伤员服务。

      5. 基于地震伤实施科学研究,。

      6. 早日下发统一规范的《地震伤员康复指导规范》,禁止各地自行重复编印、方法不一、导致资源浪费、治疗师难以适从。

      何成奇

      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中心主任

      2008-6-1

      详情浏览:中国康复医学会论坛-“震后康复--我们大家来关注”,【点击这里】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