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学会动态

    复旦大学康复医学博士后招收信息

    发布时间:2014-11-26

      目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卫生部科研项目、国际交流项目等科研课题。自2006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胡永善教授开始招收康复医学博士后以来,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的科研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根据学科发展及科学研究需要,吴毅教授拟定于2008年11月招收康复医学博士后1名,条件如下:

      1.招收对象:2007年或2008年博士毕业生,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男女不限);

      2.专业:临床专业,以康复医学、神经康复为主、或基础研究专业;

      3.研究方向:脑血管病康复治疗脑可塑性的研究和脑血管病康复新技术研发;

      4.2008年10月底前递交所有的申请材料。

      5. 咨询电话:021-62488051(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研究生处)。

      欢迎有意从事康复医学博士后研究的优秀博士来电来函联系!

      具体事宜参见:

      附件1 复旦大学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人员意向表

      附件2 复旦大学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简章

      附件1

      复旦大学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人员意向表

      姓 名吴毅年龄47岁学科、专业康复医学,神经康复

      联系方式(Email或电话)wuyi3000@ , 021-6248999-6535(办)

      导师简介1983年7月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毕业,1990年7月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硕士毕业,2007年7月复旦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博士毕业。曾作为访问学者在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康复医学中心研修。

      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目前承担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1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

      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全国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3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专业书籍10本,参加卫生部和教育部2本全国统编教材《康复医学》编写。

      担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上海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等编委。

      现有科研经费320余万。

      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康复的机制研究、脑血管病康复新技术研发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脑血管病康复治疗脑可塑性的研究(主要是以围绕脑血管病后康复治疗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以及康复治疗新技术研发等为主)

      附件2

      复旦大学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简章

      一、报名条件

      凡是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博士毕业年限不超过2年,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均可申请到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申请手续与审批程序

      1.申请作为我校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应提前向我校各博士后流动站或研究生院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申请者需提供以下材料:(1)本人简历;(2)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其他有关的有效证明文件(应届毕业生可先递交申请表,待论文通过答辩后,再递交论文通过答辩证明或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3)硕士、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4)本人拟在博士后期间从事的研究课题及研究工作初步打算;

      2.经初审拟考虑接受申请的,我校将寄发《博士后科研人员申请表》。属国家统招统分的应届毕业博士研究生由培养单位的研究生院在申请表的有关栏目注明(必须明确写明"属于国家统招统分应届毕业博士生")并加盖公章;属委托培养、定向培养和在职工作以及具有现役军人身份的人员还需提供原单位人事部门或所在部队同意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证明材料,同时注明对其出站后工作去向的意见。申请者在递交《博士后科研人员申请表》时,还需要递交两位本学科领域博士生导师的推荐信。留学博士回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由国家按国内同类人员的标准进行资助,可以自行选择设站单位或具有开展博士后研究条件的非设站单位(学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申请手续同国内博士,留学人员还需另外递交《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推荐意见》或回国人员证明。

      3.申请与企业合作招收的博士后人员或者以研究项目为依托联合招收的博士后人员,可以向有关企业自荐、推荐。申请手续及审批参照我校及联合招收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4.每年4月(讨论3月底前递交的申请材料)和11月(讨论10月底前递交的申请材料),流动站所属系(所)组织对申请人有关材料的审核;由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对申请者的政治思想表现、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等进行考核和评议,有条件的可进行面试或采取其它方式进一步考核。经审核同意接收的,由流动站发给初审通知,待材料齐全后报研究生院院长批准,再由研究生院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发给正式录用通知书。本校的博士毕业生不能进入本校同学科(一级学科)的流动站,进入本校不同学科流动站的,也应从严掌握。

      5.被批准进站的申请者,必须拟定进站日期。确有特殊原因超期,在拟定日期前一个月内应向有关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请假,由该站作出决定。如事先不请假超过拟定日期一个月,流动站将不保留申请者进站资格。被录用的博士后办理进站手续时,应按“博士后进站报到程序"逐项办理有关手续,并且应与有关流动站签订工作协议书,规定双方的责任、权利及其它应遵守的事项。

      三、体格检查

      博士后人员进站须先进行体格检查(原毕业分配时的体格证明可作参考)。体检合格者方可与有关流动站签订工作协议书,办理正式报到手续(请准备好三张一寸照片)。

      四、 博士后公寓

      我校博士后专用住房标准一般为二居室一套,并配有家具,收取一定房租。如果住房条件不够此标准,其房租也相应减少。

      五、户口及配偶、子女的随迁

      1.博士后在站期间在我校落常住户口。博士后进站时凭全国博管委会或上海市博士后工作办公室介绍信办理迁移和落户手续。

      2.博士后在站期间,其子女入托、上学可由研究生院开具介绍信在复旦大学有关部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按我校有关规定办理。

      六、复旦大学地址: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邮政编码:200433

      联系部门:研究生院博士后工作办公室

      联系电话:(021)65643992,传真:(021)65642129

      E-mail:gs_postdoc@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