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学会动态

    国家康复医疗队江苏分队第二个月工作小结(2008年8月14日-9月13日)

    发布时间:2014-11-26

      一、工作概况

      江苏省康复医疗队12名成员在队长励建安教授的带领下,按照原先的分工,继续在各自的岗位上主动积极、认真负责的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第二月在地震康复中心治疗的地震伤员达148名,总计7100人次。在华西医院烧伤科病房、第二综合病房、ICU和地震伤员综合病房康复治疗工作总人数35人,460人次;此外还深入绵阳、北川等地进行康复指导工作。

      二、先进事迹

      队长励建安教授是康复医学界德高望重的专家,主要负责地震伤员康复中心查房,主持疑难病例讨论,进行地震康复专题讲座,深入各级康复中心进行指导,并且协助四川省卫生厅进行康复工作督导,参加中国康复医学会有关地震伤员康复的相关工作。如此繁重的任务使他经常熬夜工作,但是不管多劳累,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永远都是忙忙碌碌、并且极富有激情的教授。他经常利用吃饭时间教导我们要努力工作,以地震为契机总结治疗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地震伤员康复中心有一名叫龙娇的小患者,地震前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地震伤导致骨盆骨折,左骶髂关节脱位,耻骨联合分离。经骨科综合治疗后,患者基本处于卧床状态。家属觉得小龙娇基本不可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了,而且随着开学日期逐渐临近,小患者及其家人都希望能返回学校读书。但是由于患者左髋膝踝关节活动均受限,肌肉萎缩,肌力下降,左下肢感觉异常,且双下肢不等长,生活方面大部分依赖,家属处于悲观情绪。励建安教授很重视这个情况,亲自指派了具有丰富经验的我队治疗师汤从智为其做治疗,经常关心她的治疗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且鼓励她树立信心,勇敢配合治疗。现在小龙娇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在中秋节的联谊晚会上,她象正常人一样步行上舞台,热情地为大家演唱了一曲《隐形的翅膀》,并且给励建安教授献上了鲜花,她父母也充满感激之情。类似的小患者有陈永宁、唐雨洁等,励教授都很关心他们的治疗情况。他说对孩子来说返回学校上学是头等大事,一定要尽我们最大的力量给患儿做最好的康复治疗,保证他们的学业不受影响。

      队员朱振杰是一位极有忍耐力的治疗师,他治疗的患者大都是多处损伤或危重病人。治疗过程中,有些地震伤员会出现尿失禁现象,有些伤员由于严重感染伴有恶臭,有些伤员由于病情复杂,需要手法治疗一个多小时,但他不会因为脏、累而停止手头的工作。在他的努力治疗下,大部分患者都恢复到了预计的理想状态。

      队员杨洁主要负责所有地震伤员的物理治疗,很多脊髓损伤、骨折的患者由于行动不便,需要她亲自去床边做治疗。病区每天总共有20多人次,需要她抱着物理治疗仪楼上楼下跑。每天如此大的工作量对于23岁的女孩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挑战。但她从不叫苦叫累,认真完成每个病人的物理治疗。

      队员汤从智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治疗师,在工作中始终把伤员的康复放在第一位,耐心地向病员解释病情,认真地为病员治疗,鼓励他们战胜病痛,树立信心,勇敢面对人生。他治疗的小患者都非常喜欢这位帅气、幽默的“汤叔叔”,并且都积极配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队员李勇强刚刚取得硕士学位。他生性积极外向,和大家能够打成一片。在给患者治疗时充满激情。此外在业余生活中也自动承担了“后勤部长”的角色,为我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

      我队的联络员胡玉明工作十分细心周到。她负责的作业治疗室永远是“高朋满座”。不仅是由于她的工作室好玩的东西多,而且也是由于她的温和和亲切。“可乐男孩”薛枭是她的众多患者中的一个,在治疗过程中,都要耐心地和他交流,现在的他已经可以娴熟地用左手写字吃饭穿衣,并且对将来充满信心。此外,小胡还承担我队联络员和统计员的工作,是我队和上级联络的纽带。

      队员倪波业主要负责骨关节损伤后的运动疗法,她对每位患者态度温和,尤其深得小患者的喜爱,小唐雨洁是她治疗的患者之一。在她的精心治疗下,小雨洁上肢功能有显著的进步。此外,由于在异地他乡,身体经常会有些不适应,但她每次都能坚持工作,从不请假休息。

      队员周奕戈和何逸康主要负责临床医疗工作,并参与地震伤员康复评定和治疗计划的制定。在他们主管的40多名地震伤员中,约有10多名脊髓损伤患者伴有压疮,为了保持创面湿润清洁,促进早日愈合,他们每天都要对这些伤员进行反复多次的换药,再加上大量的临床诊疗工作,使他们经常需要加班而耽误了吃饭和休息。正是有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两个月来,未出现一例差错,并且得到患者深深的喜爱和赞赏。

      三、典型病例

      唐雨洁,女性,9岁,汉旺中心小学学生。地震中失去了左手,伴有右侧臂丛神经损伤。入住康复中心时,小雨洁右上肢基本没有任何活动,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且由于痛觉过敏,小雨洁拒绝别人触摸她的右上肢。在励建安教授的指导下,给她制定了详细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脱敏疗法、右上肢肌力训练、ADL训练等,两个月后,现在的小雨洁右侧上肢肌力已经达到3级以上,虽然日常生活还需要少许帮助,但是对将来完全生活自理并且重新返回学校上课小雨洁充满信心。

      江洗志,男性,31岁,地震伤导致右侧大腿截肢和缺血缺氧性脑病,入院时患者全身肌张力很高伴有严重认知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家属认为患者几乎不可能恢复。励教授查房要求治疗师加大治疗量,通过手法缓解全身高肌张力状态,并且加强认知功能训练。经过一个月的治疗,现在患者全身肌张力有所下降,能进行一些主动活动,并且能进行简单的交流,记忆力、注意力持续时间有显著提高,家属对我们的治疗很满意。

      夏术华,男性,82岁,地震伤导致右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经一段时间保守治疗后,由于患者膝关节长期制动,不能屈曲,连坐马桶都困难,加上患者年龄较大伴有骨质疏松,骨折处愈合也比较缓慢,患者对重新站立行走不是很有信心。我们一边给患者耐心的解释康复治疗循序渐进特点以及治疗的长期性,一边制定详细治疗计划,包括运用关节松动手法改善患者膝关节关节活动度,起立床站立训练,患肢肌力训练,步行训练等。患者骨折逐渐愈合,功能功能逐渐改善,最终达到膝关节屈曲达大致正常范围-20度,实现步行出院,日常生活活动实现自理。患者出院时候激动地说:“我再也不用为上厕所发愁了,谢谢医生。”看到病人开心样子,我们心里感到无比的快乐.

      吴婷,女,17岁,因地震导致右股骨中段、右腓骨下段骨折伴左侧腓总神经损伤。入院时由于下肢主要肌群力量差,膝关节和踝关节活动受限,只能使用轮椅作为代步工具。在一个多月的训练过程中,我们给她制定了详细的康复治疗计划,包括下肢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度训练等,并且鼓励她勇敢配合训练,患者逐渐由站起立床、扶双拐步行再恢复到目前的独立步行,可以说患者的每一个进步都凝聚了我们很多的汗水和努力。

      总理让路女孩小馨懿,是地震康复中心最讨人喜爱的小宝贝,自从在南京装完假肢后,来到地震伤员康复中心,在李勇强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单腿支撑和步态训练,由于馨懿是媒体关注的焦点,而且小孩天性调皮,所以李勇强治疗师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给馨懿做治疗时,次数多,时间短,尽量让小馨懿在游戏玩耍中进行康复治疗,逐渐地馨懿的步态得到很大的改善,家属对治疗很满意。

      地震伤员康复中心的1床病员任代兴,74岁,地震损伤颈部脊髓,诊断为中央索综合征。由于长期卧床,并且总是认为药物可以治好他的病,所以不愿配合康复训练。自从李勇强治疗师接手该患者后,首先在思想上让任大爷意识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再从任大爷的下肢肌力入手,从最简单的抬腿训练开始,逐步过渡到半卧位、坐位、站立位,最后让任大爷能够在平行杠里步行。在地震伤员康复中心,任大爷被公认为最难训练的病人,每次训练过程中都会大小便失禁,然而李勇强老师迎难而上,每次花别人双倍的时间和精力给任大爷做训练,最终赢得了家属和其他伤员的一致好评。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