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学会动态

    “你们的痛,就是我的痛”----访2008年 “感动南医”十大人物之一陈思婧

    发布时间:2014-11-26

      陈思婧,一位充满活力和爱心的女孩,来自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说起陈思婧,很多人会为她在校期间的表现称赞不已,生活中她尽己所能付出爱心,关注并帮助弱势群体,积极参加各种爱心捐助活动、帮残助困;学习上她关心同学,乐于助人,能够积极主动帮助在学习及生活上需要帮助的同学;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此同时她长期坚持着参加各项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并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和好评,被人们称作南医的“爱心使者”。而08年,四川地震,她远赴四川绵竹,参加地震灾区伤员震后康复治疗,在四川留下了南医学子救死扶伤的身影。

      2008年5月12日14:28分,中国四川汶川地区遭受8.0级特大地震,夺去了同胞们数以万计的宝贵生命,救灾形势十分严峻状态。“当时我心急如焚,时刻关注有关灾区的报道,积极通过宣传、呼吁、募捐等形式来支援抗震救灾,而且也主动向医院请战,希望可以亲临抗震救灾第一线,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所以5月23日,在听闻无锡人民医院将要收治来自灾区的伤员时,她就积极地加入到志愿为灾区伤员服务的志愿者队伍中来,利用中午、晚上的休息时间,来到爱心病房,为灾区伤员服务,奉献自己所有的力量!

      七月份,导师从四川支援灾区回来后,通过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灾区震后伤员康复的迫切性。由于康复医学知识的缺乏,很多患者甚至医生并没有意识到康复的重要性。如果能给予伤员专业的康复治疗和训练,成千上万的人能回归正常人群,否则这些伤员将面对不可避免的残疾。陈思婧说导师的报告给了她巨大的心灵触动。会后,她主动找到导师,向导师表述了自己希望能到灾区参与伤员康复的愿望。“导师要我把基础打好,机会总是向有准备的人敞开大门。”所以此后,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为了能尽快掌握临床康复技能,她利用下班时间和节假日时间虚心向医院的医生、治疗师和护士们请教,并积极主动参与康复的培训,同时还去旁听全国康复医学培训班的课程,她沉着而快速地充实着自己的知识库,并且希望尽快成为能够相对独立工作的康复医师。鉴于她求学若渴的态度,科室主任特批她可以提前独立管床。机会来之不易,独立管床后,她充分利用临床的实践机会,除了在患者医疗和治疗上尽心尽力外,对患者生活也给予无微不至的悉心照顾,得到了患者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十月份,她的导师励建安教授从四川回来后带来好消息,说可以安排她到灾区医疗第一线去帮助实施灾区的康复工作!确认需要立即动身去四川后,家人和朋友都放心不下。这是她第一次一个人去这么远的地方,并且灾区条件艰苦,还有余震的危险。家人的劝告,条件的艰苦,丝毫没有能动摇她。“想到灾区伤员迫切的康复需求,想到绵竹2000多伤员将面临残疾的严重后果我更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在我的思想攻势下,父母最终理解和支持我前往四川了。”

      10月19日,她如愿地赴四川绵竹,参加地震灾区伤员震后康复治疗。达到灾区后,她没有休息就立即投入到伤员的康复工作中去。震后当地条件艰苦、生活设施不足,卫生状况差.援助人员们都住在简易的活动板房里,洗漱池在房外露天的草地上,加上四川常常阴雨晴天气候多变,援助人员们常常没有刷牙洗漱的地方,“衣服没有地方晾,总是湿了干,干了湿,如果几天不管它们,就会发臭长霉。”但是这些丝毫不会影响她对灾区工作的热爱,一如既往地投入工作。

      她到了四川以后,应当地医院康复科的要求,协助国际助残(Handicap International,简称HI)在四川当地的援助项目。她协助国际物理康复治疗专家们对病人进行检查,对灾区病人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以建立社区康复中心,争取最大程度地帮助在残疾边缘的灾民们能够重新回到正常人的行列,继续他们的正常生活。

      “说到深入调查,看似简单,其实非常辛苦。”陈思婧介绍到在四川支援者们必须设计好详细的调查表格,并先行与各乡镇卫生院联系请他们通知当地灾民前往当地卫生院参加调查。所以陈思婧就跟随着专家们就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到当地卫生院从早上08:30到下午17:00,一刻不停歇地检查成百上千的病人,对进行伤情评估,并给予专业的康复建议。他们的行动不仅得到当地伤员的好评,而且获得了地震伤员康复现状及康复需求的第一手数据,为后续康复治疗的开展提供帮助。“虽然有时工作往往已经过了午饭时间,但是看到病人们一张张渴望得到救治的脸,我们都忘记了口渴,忘记了饥饿,真的不希望漏掉任何一个病人。” 劳累了一整天回来后,还要在当天晚上就完成当天的照片整理和信息录入工作。病人的资料信息录入工作非常繁琐,每个病人往往需要7-8分钟左右的时间,每个晚上所有的志愿者大概要完成150份左右的病人资料录入,可想而知,工作量何其之大。陈思婧常常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没有叫一句苦,第二天一早照常起床工作。

      “到四川的十几个日日夜夜,没有一天是轻松度过的,没有一个完整的半天是用来休息的。”陈思婧说其实大家都感觉很疲惫,但是也都觉得非常欣慰,因为是在为灾区人民将来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做贡献,“现在累一分,也许就能多帮助一个病人脱离残疾的苦海,重获生活的信心。”

      “你们的痛,就是我的痛”这是陈思婧在四川的感同身受,相信远在四川绵竹的她,定能维护医学的圣洁和尊严,弘扬白求恩救死扶伤的精神,恪守奉献为核心的职业道德,铭记七年制的优良传统,不辱使命,不负学校和医院领导所托,为确保灾区人民的正常生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