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进展汇报会于2011年4月19日在北京宣武医院举行。会议由卫生部脑卒中防治办公室组织,陈竺部长、王陇德院士、王羽司长、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傅征部长等领导出席会议。
王陇德院士指出,脑卒中具有高发生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征,也是高医疗消费的因素。同时脑卒中是一类可预防的重大疾病。脑卒中的防控形式严峻,但是人们的认识普遍不足。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2008年成立办公室。2010年成立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委员会,陈竺部长担任主委。脑卒中防治项目的基地医院正在发展建设中。已经有60家基地医院。挂牌仪式在进行中。项目编写了五本培训教材。2010年上半年筛查8万人。有狭窄的4万人,其中狭窄>70%的4000人进行手术。我国脑卒中的特征:脑梗死占82%,复发率46%,诱因:高血压70%。颈动脉狭窄72%,其中7.4%手术。今后的任务主要包括: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筛查,加强基地医院建设和网络建设,建立数据库,建立防控策略和工作模式,建立200-300所基地。筛查100-300万人,发病率控制<5%。9月份联合国慢病防控专题峰会,我国希望有好的报告。
陈竺部长在会议上作了重要报告。陈部长指出,脑卒中防控的工作不仅是单个疾病的工作,而且对整个慢病防治体系有借鉴。各位专家不仅是战术层面,也进入战略层面。涉及转化医学、整体医学的思想。基地医院建设和社区层面的工作也得到重视,提出具体的建议。这项工作对我国慢病防控有标志性的意义。现在如果不重视慢病工作,卫生部就要犯历史性错误。慢病的问题比传染性疾病要严重得多。慢病不仅是病源问题,而且有行为和习惯问题。现在脑卒中和癌症在死因中“竞赛”。脑卒中的医疗费用01年为11.7亿元,09年89亿元。每年的经济负担>400亿元。脑卒中是健康问题,但不仅是健康问题。需要明确危险因素、提高知晓率、制定防治方案、加强筛查、建立综合防治体系。脑卒中方面的工作投入少,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可以感受到成效。
陈竺部长特别强调了今后的任务:
1、 构建防控体系,探索防治慢病新路径。如果不积极干预,30年后慢病问题将出现井喷。要在3-5年内建立200-300家基地医院,以三级医院带动下级医院工作,广泛开展筛查和防治工作,建立体系。
2、 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学科的体系。包括筛查、临床、康复等多方面。例如宣武医院的脑卒中单元,建立多学科交叉机制,网络化学科布局,跨学科的合作。要利用自上而下的机制。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在机制/体制上创新。多中心研究可以培养医德精神。希望有关司局给与重点考虑和实质性支持。此项工作不仅是专家的工作,也是政府的责任。
3、 建设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加强知识普及教育,加强专业人才培训,推广适宜技术,例如超声诊断技术可以广泛推广,发展基地医院的全员培训。
4、 要广泛开展和加强高危人群的筛查。把脑卒中发病率的增长降低到6%以下。
5、 加大贫困患者的救助力度。感谢基金会和各个医院对此项工作的资助。发表论文不是目的,实际上是要造福患者。财政部门希望给与支持。最大的支持是纳入医改方案,纳入重大专项工作。这和十二五规划中提高人均寿命的宏观目标密切相关,从73.5岁提高到74.5岁,甚至75岁(健康中国2020)。这是造福全面的工作。要向国家医改小组汇报。
陈竺部长最后提出,希望同志们发扬成绩,客服困难,卫生部包括我本人一定竭尽全力。中国医学的春天就要到来了。
为了贯彻卫生部的重要精神,卫生部脑卒中大会即将于5月12-16号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希望全国的同道积极参加。如果需要了解详细情况,可以登录中国脑卒中网 ,或者中国康复医学会网站
励建安
2011-4-20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