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让盲人自由行走不是梦想
本期嘉宾: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会长励建安
采访 者:本报记者 杨萍 许奉彦 张艳萍
“可以想象一下,在未来的某一天,一位盲人带着头箍或眼镜,这头箍或眼镜既有超声探测仪的功能,可避免障碍物,还具有感应方向的GPS 系统,那还有什么地方是盲人不能到达的!”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会长励建安教授指出,所有的科技进步都可以在康复医疗中得到体现,盲人自由行走并非是不能实现的梦想。“遥感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各种材料科学的应用等,我们能用自己无限的想象空间,来想象科学技术进步在康复医学发展中的重要应用。
过程曲折 汶川地震成为学科发展拐点
医师报:康复医学是如何兴起的?
励建安:2008 年汶川地震是一个重要的触动因素。
近代康复医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性变化是受二战影响。“ 如何解决因二战造成的集中、大量伤员的社会问题和医学问题, 是一个巨大挑战。当时,美国采取了一个相对正确的策略,即采用积极的康复手段, 让伤残军人尽可能康复、重返社会。从宏观上来说, 这极大地减轻了社会负担, 体现了人的价值。因此, 在现代国际康复医学发展中,美国起了重大推动作用。”励建安说。
而我国在解放战争后, 面临相似问题,却选择将伤残战士遣返回家,致使康复医学丧失大发展机会。励建安指出,之后的几十年间,我国康复医学以理疗科、体疗科为主发展,但发展缓慢。“ 直至1982~1983年, 原卫生部医政司司长陈仲武到日本学习访问时,受到很大触动。他认为我国一定要积极发展康复医学。在这个契机下,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后更名为“ 中国康复医学会”)应运而生。这也是中国康复医学进入有组织发展的开端。”
尽管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康复医学并未迎来属于它的春天。康复医学究竟何时真正兴起?励建安认为,2008年的汶川地震是触动因素。由于地震预期造成5~6 万新增残疾人,原卫生部部长陈竺明确要求震区医疗工作方针为大救治、大转移、大康复。2008年6 月22日,原卫生部在四川成都召开第一次地震伤员康复座谈会。也是从那时开始,康复医学开始了大发展,各种与康复医学相关的系列标准和指南也陆续制定推出。
2012 年,原卫生部首次召开全国康复医疗工作会议,并印发《“十二五” 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明确要求既要建立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将其纳入公立医院改革总体目标,还强调在康复医疗机构成倍增长的同时,加强学科能力建设。自此,康复学科发展被推向高潮。
理念变化 “残疾人”定义变化提升价值
医师报:近年来,康复医学的地位有哪些改变?
励建安:2010 年,“残疾人”定义发生变化,极大地提升了康复医学的价值。
2011 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最新一版《世界残疾报告》。新版报告中对“残疾人”定义做出重大更改,励建安表示,这一改变极大地提升了康复医学的价值。
“过去我们通常认为残疾人(the disabled person) 是一类特殊人群,多数人不会认为自己是残疾人。但功能障碍实际上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只是时间上或早或迟、或长或短。故新一版《世界残疾报告》提出,残疾(功能障碍)是人类的一种生存状态,因此把残疾人改为具有功能障碍的人(the personwith disability)。这个概念改变十分重要,所有的功能障碍都需要康复医疗的服务。因此,我们所面临的服务对象就不再是小众,而是人民大众。国务院医改文件已经把预防、治疗、康复同步发展作为我国的卫生国策,正是体现了这样的内涵。”
励建安告诉记者,若想深入了解康复学科,还需掌握两个重要概念。一是残疾(功能障碍)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消极联系。康复医疗不仅要改善人体的自身功能,也致力于改造环境,把消极关系改变为积极。其中,一个不容忽略的重要环境是软环境,包括政府政策、社会态度和医务人员对康复的认识。软环境的改变是一个重要过程。
二是康复医疗是一项有益的投资。励建安说:“患者层面,即使国家不报销,也应重视自己的康复,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和价值的体现。国家层面,康复医疗不仅可以通过降低疾病的再次发作,降低致残和残疾程度的加重,从而相对减少总医疗费用;同时康复医疗还有利于使功能障碍者恢复工作能力,创造社会价值。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于康复医疗的投资力度,并在政策上给予保障。当然,对于医院而言,康复医疗除了能够为医院创造经济价值之外,还有利于提升医疗效果,加快相关临床科室的病床周转。”
三级康复医疗服务网初步形成
医师报:康复医学发展过程中,分会做了哪些工作?
励建安:协助制定规培文件,计划编写专科医师考核题库等。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在2013 年6 月召开的第七届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术大会开幕式上强调,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康复医疗工作的发展,并已初步形成三级康复医疗服务网。
励建安介绍,第七届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术大会上,注册代表达4000 余名,来自73个国家和地区,交流论文2182 篇。该大会也成为中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康复医学正步入国际舞台的中央。2013 年11 月,中国最佳医学学科评审首次纳入康复医学科……作为中国医师协会最早成立的8 个二级分会之一,励建安提出,在康复医疗体系中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和团队合作的理念。而团队合作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学科内的团队,二是学科间的团队。前者指康复医院医生、治疗师、护士、营养师、心理师之间合作;后者指康复科与骨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呼吸科、心脏科等之间的团队合作。“为有效推进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分会几乎包揽了所有康复专科医师规范化培文件的制定。目前,我们正在计划编写专科医师考核试题库、考试指南和各种工具用书等。”励建安说。
期待政策保障下的大踏步前进
医师报:康复医学的发展趋势如何?
励建安:现状喜人,前途明亮,但仍需更多政策保障。
近两年,康复医师队伍逐步壮大。2009 年原卫生部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1.6 万康复医师,1.4万治疗师。“但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比例。治疗师应是医师的5 倍。”励建安强调,预期到2015 年,我国康复医师将达到3~4 万,但队伍的规范程度还有待提高。
“若想推动康复医疗进一步发展,最为迫切的是要解决医保覆盖问题。目前,康复医疗中仅9 项诊疗项目被医保覆盖,大量的康复项目部在医保范围内,如吞咽训练、心肺功能训练、认知训练等。”励建安谈及学科发展仍充满担忧,“康复医师作为最能体现医生价值的专业,其价值却没能得到充分体现。一位康复医师给患者的手法治疗30~40 分钟只能收取30~40元治疗费,尚且不如一个理发师!”当然,康复医疗机构建设瓶颈、康复医疗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标准等,都有待探讨。
2013 年9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政府角度开启了康复医疗的重要领域。“关于预防、临床、康复三结合的卫生方针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励建安教授认为,8万亿健康服务业市场,康复医疗将成为最大的落地抓手。励建安期待,在利好消息频出的态势下,康复医学真正实现大踏步前进。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