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篮球、足球、羽毛球以及跑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意外受伤事件,其中崴脚所占的比例更加高一些。上周小编在篮球专项课上打比赛时,队友在我身后崴脚应声倒下。“赶快冰敷!”这是同学们下意识的第一反应。那么在崴脚后到底应该如何处理?冰敷对足踝部损伤的好转到底有多大作用?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脚踝的损伤似乎算不上什么大事,脚崴了歇歇不就好了吗?躺到床上,一周以后又是运动场上的一条好汉。虽然我们足踝部的肌肉、骨骼、韧带恢复正常,但本体感觉、骨骼排列却未恢复到之前水平,导致关节的发力模式发生改变。不知不觉中,为今后的再次伤病留下了隐患,例如习惯性崴脚,或膝关节、髋和脊柱的慢性疼痛或损伤。
一、常见的崴脚的危害
1、脊柱侧弯
2、出现XO型腿
3、肌肉筋膜的张力增大,韧带松弛
4、头颈肩腰背的疼痛
二、踝关节扭伤的处理原则
说到崴脚后的急性期处理,最广为人知的应该就是RICE:休息、冰敷、加压、抬高的经典运动损伤处理原则。但急性期的运动损伤原则随着人们在临床实践中的不断改进,现在提倡的是POLICE原则。强调了损伤后的合理的制动与肌肉载荷。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软组织的愈合分为三期,炎症、修复和重塑。所以只有经历了第一个炎症阶段,损伤后的软组织才能进入修复和重塑阶段,也就是说炎症反应是必须要发生的。因此,在崴脚后第一时间采取冰敷可能会减缓发炎并且延长组织修复的时间,对崴脚后的康复并无显著功效,但短暂的冰敷作为暂时的止痛方式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好的方法是在软组织损伤后,先进行简单的检查评估,以确定是否受伤以及受伤部位,迅速的分析,确定受伤的性质、部位、范围。尽早地根据现场评估进行合理的动作或手法矫正,在炎症发生后采取足踝部的淋巴贴扎或筋膜松解。及时的动作矫正,使脚踝骨第一时间复位并保持稳定,有利于损伤的快速好转。
三、POLICE运动损伤处理原则
1、P-protect 利用专业护脚或绷带进行加压包扎,以减轻肿胀。包扎时注意松紧适宜、力度均匀,不要过度加压,否则会加重肢体的肿胀、缺血。由于包扎手法不易掌握,建议最好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
2、OL-optimal loading 采取合理的肌肉载荷,减小或避免肌力的丧失。
3、I-ice 受伤后短暂冰敷10-20分钟,休息20分钟,重复1-2次(主要用于缓解疼痛)。
4、C-compression 加压包扎患处,使足踝部稳定。
5、E-elevation 增加静脉淋巴回流,减轻肿胀,促进恢复。用垫枕抬高患肢,高于心脏,不能抬高踝关节的同时上身坐起,那样踝关节的血液不能向心脏有效的回流,从而达不到消肿的效果。
注意:若通过检查评估有类似骨折现象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作者:中国康复医学会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王嵛、葛莹莹、水杉斌 ;主审: 中国康复医学会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斌 )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