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康复服务行

    中国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举办“学术赋能边疆医疗,红土熔铸医者仁心”康复服务行走进云南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14 15:55

    4月26日至27日,为促进优质康复资源向边疆地区延伸,中国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办、丽江市人民医院承办的“学术赋能边疆医疗,红土熔铸医者仁心”康复服务行走进云南活动成功举办。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党支部书记、主任委员黄怀教授,副主任委员姚黎清教授,副主任医师王文丽、李蕊教授、治疗师王梦心、主治医师金莉花等专家,开展学术培训、义诊咨询和红色教育等活动,为云南基层医疗能力提升注入新动能,以实际行动践行康复医学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精准帮扶,多维学术赋能边疆医疗

    4月26日上午,在丽江市人民医院举办专题学术培训,聚焦重症康复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基层实践难点。黄怀主任委员以《加速推进重症康复的策略》为题,深入剖析分级诊疗体系下重症康复资源下沉的可行路径,提出“以区域医疗中心为枢纽,基层医院为支点”的联动机制,引发了在场医护人员的强烈共鸣。姚黎清副主任委员的《慢性意识障碍的多模态评估》讲座,通过量表、影像学与神经电生理技术的融合应用,为基层医护搭建了清晰的评估框架。王文丽副主任医师的《重症康复介入的时机把控与安全性评估》讲解了“生命体征-器官功能-康复安全”三维决策模型;李蕊教授副主任医师的《超声在重症康复中的运用》展示了重症患者超声的应用前沿;王梦心治疗师的《重症患者吞咽评估与治疗》解决了重症患者吞咽障碍的评估要点和管控难题;金莉花主治医师的《从认知到大脑,从大脑到认知》创新性提出“认知-大脑闭环干预策略”,为基层提供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健康守护,让少数民族群众共享康复福祉

    4月26日下午,专家团队在丽江市人民医院开展“汉语+纳西语”双语义诊活动,通过翻译志愿者协助,专家们耐心倾听患者诉求,为纳西族、彝族等群众提供个性化康复指导。参加活动的当地医护人员有感而发,边疆地区康复资源相对匮乏,通过义诊不仅能解决当下问题,还能传授给基层医护人员和当地群众“防大于治”的理念。



    红土铸魂,长征精神照医路

    4月27日,专家团队赴石鼓镇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开展红色革命教育。专家们重温红军长征历程,感悟医者使命与革命精神的共通之处,纷纷表示,要发扬长征精神,在资源有限的边疆地区坚守医者初心,让多模态评估技术扎根红土地,让超声探头触及金沙江畔,促使重症康复的“火种”在云岭高原燎原。

    本次活动构建了“学术输血-技术造血-文化铸魂”三位一体模式,不仅为边疆地区注入了重症康复新技术、新理念,更通过红色教育强化了医者使命担当。今后,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将这一模式推广至更多边疆地区,为当地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