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6-2035年)》,聚焦“四个面向”,树立大科普理念,增进公众对肾脏康复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中国康复医学会肾脏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决定举办第二届“肾脏康复科普之星”科普创作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肾脏病康复专业委员会
二、活动时间
2025年2月10日-8月31日
三、参赛对象
全国范围内医疗、教育等机构的肾脏康复相关从业人员、学生及相关专业人员,均可报名参赛,每个单位限报一项。本次大赛不收取参赛报名费,欢迎大家踊跃报名。
四、作品类别
(一)视频类:
1、表演类。包括演讲(参演选手限1名)和舞台剧(歌舞、小品、相声、情景剧、脱口秀等适合舞台表演的节目,参演选手2人及以上)。上述两类作品均以视频形式报送,时间不超过5分钟。
2、微视频。微视频不超过3分钟。
3、长视频。长视频不超过10分钟。
(二)图文类:
包括科普图书、科普文章、手册折页、一图读懂(长图)、海报等。
五、作品要求
(一)以肾脏健康科普为主,不可夹杂药品、平台、医院等商业宣传推广内容。
(二)作品内容经过相关业内专家对科学性、趣味性进行审核,并在公开场合进行过发表、刊登、讲解或表演。视频类作品需已在广播、电视台、流量网络传播平台播出并有一定的传播量。
(三)参赛作品要求原创,严禁剽窃、抄袭,不得侵犯第三人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任何权利。
(四)视频作品画面质量优,构图合理,字幕及配乐得当,可供后续传播使用。要求MP4格式、1080P分辨率、横屏、画幅比例16:9。
(五)科普图书应当为正式出版物,文字为中文简体,聚焦百姓关心的健康话题,要点突出、形式新颖、设计美观,有较强的传播价值,且应当具有原创性。丛书应为全部出版完成的作品,不接受丛书中的单册或部分作品。
(六)科普文章需以图文形式PDF格式上报,不超过2000字,需附刊载页面图片或者刊载网址链接。
(七)手册折页、一图读懂(长图)、海报等需上报JPG格式文件,海报尺寸要求为60cm×80cm。
六、注意事项
(一)大赛组委会不收取任何参赛费用,所有报送作品一律不予退还。报送作品均视为获得报送和制作单位或个人的同意,大赛组委会享有参赛作品的使用权,有权将参赛作品用于本次活动相关宣传展示,且不向投稿者支付相关费用。
(二)如提供的内容违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或者侵犯第三方合法权益而导致任何争议、索赔、诉讼等后果,由作者或演讲者承担法律责任,主办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三)大赛组委会拥有本次大赛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凡报送作品的单位及作者均被视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项规定。
七、奖项设置
视频类及图文类各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获奖者将获得由中国康复医学会颁发的证书,优秀作品还有机会在学会官方渠道及合作媒体上展示推广。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
苏 秦 13732175176
张晓群 13958219503
马建伟 15258258263
报名表及作品提交邮箱:
184379806@qq.com
以科普之名,点亮康复之光!期待各单位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康复医学科普事业的发展!
附件1:报名表.docx
附件2:
评分标准
一、演讲类评分标准
演讲类视频不足 2 分钟,扣 10 分;超过 5 分钟,10 秒内不扣分,超时 10 秒后扣 5 分。
(一)内容陈述(50 分)
科学准确性:内容必须科学准确,无误导性信息。(15 分)
重点突出:演讲中需明确并突出主题重点。(15 分)
逻辑结构:演讲内容需条理清晰,逻辑性强。(20 分)
(二)表达效果(40 分)
通俗易懂:演讲内容需深入浅出,便于观众理解。(15 分) 发音吐字:发音标准,吐字清晰,语速适中。(10 分)
感染力:演讲应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15 分)
(三)整体形象(10 分)
衣着得体:参赛选手需穿着整洁,符合场合要求。(5 分)
举止大方:举止自然大方, 自信从容。(5 分)
(四)附加项分(10 分)
社会影响力(额外加分项):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获得广泛传播与好评, 具有显著的社会影响力。
二、舞台剧评分标准
(一)内容陈述(50 分)
科学性:内容需具有科学依据,无伪科学内容。(15 分)
主题明确:舞台剧需明确并突出主题,符合科普要求。(15 分)
创意与深度:剧本创意新颖,寓意深刻,能引发观众思考。(20 分)
(二)表达效果(40 分)
表演技巧:演员表演技巧熟练,情感表达准确。(15 分)
舞台效果:舞台布置、灯光、音响等效果良好,与剧情协调。(10分)
观众互动:舞台剧需能吸引观众注意力,与观众产生良好互动。(15 分)
(三)整体形象(10 分)
服装道具:服装道具需符合剧情要求,具有时代感和审美价值。(5 分)
团队协作:演员之间配合默契,团队协作能力强。(5 分)
(四)附加项分(10 分)
社会影响力(额外加分项):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获得广泛传播与好评, 具有显著的社会影响力。
三、视频类评分标准
包括微视频和长视频:
(一)科学性(30 分)
信息准确性(10 分):视频中的健康信息必须准确无误,无误导性内容。
科学依据(10 分):视频应引用权威的科学研究或专业机构的建议 作为支撑。
科普深度(10 分):视频应深入浅出地解释健康概念,适合目标受 众的理解水平。
(二)创意性(20 分)
内容创新(10 分):视频在健康科普内容上具有新颖性,能够吸引 观众兴趣。
表现形式(10 分):视频在呈现方式上具有创意,如剧情演绎、动 画、访谈、实验演示等,增强观众的理解与记忆。
(三)教育价值(25 分)
知识点覆盖(10 分):视频应涵盖多个与健康相关的知识点,形成系统的科普内容。
实用性(10 分):视频提供的健康建议应具有可操作性,观众能够轻松实践。
观众反馈(5 分):视频应能够引发观众的思考与讨论,促进健康知 识的传播与应用。
(四)制作质量(25 分)
视频清晰度(5 分):视频画面清晰,音质良好,无杂音或模糊现象。 剪辑流畅度(5 分):视频剪辑连贯,节奏把握得当,无突兀跳跃感。 字幕与配乐(10 分):字幕准确无误,配乐与视频内容相协调,增 强观看体验。
时长控制(5 分):微视频应控制在微视频不超过 3 分钟、长视频不 超过 10 分钟,长视频则需确保内容充实,不冗长拖沓(超 10 秒内不 扣分)。
(五)附加项分(10 分)
社会影响力(额外加分项):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获得广泛传播与好评, 具有显著的社会影响力。
四、图文类评分标准
(一)科学性(30 分)
信息准确性(10 分):内容基于权威医学或健康研究机构的数据和 研究成果,无误导性信息。
逻辑清晰性(10 分):信息组织有序,逻辑连贯,易于理解健康知 识的内在联系。
专业术语处理(10 分):专业术语适当解释或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替代,确保非专业人士也能理解。
(二)可读性(25 分)
语言简洁明了(10 分):文字表达清晰,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结构布局合理(10 分):段落划分恰当,重点突出,便于快速获取 关键信息。
图文并茂(5 分):图片、图表与文字内容紧密配合,增强理解效果。
(三)实用性(20 分)
目标受众明确(5 分):明确针对的受众群体(如儿童、老年人、特 定疾病患者等),内容符合其需求。
操作指导性强(10 分):提供具体、可行的健康建议或操作步骤, 易于实践。
资源链接或参考文献(5 分):提供进一步学习或咨询的资源链接, 或列出参考文献,增加可信度。
(四)创新性(15 分)
内容新颖(5 分):涵盖最新的健康研究成果或创新观点,不陈旧。 形式创新(5 分):采用新颖的表现形式,如互动问答、动画视频链 接(虽为图文类,但可提及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的融合潜力)、游戏化 学习等,提升用户体验。
视角独特(5 分):从独特角度解读健康话题,引发读者兴趣与思考。
(五)设计美观性(10 分)
视觉吸引力(5 分):色彩搭配和谐,布局美观,吸引读者注意力。 信息可视化(5 分):有效利用图表、图标等视觉元素,使复杂信息 直观易懂。
五、评分注意事项
(一)评委构成:邀请具有健康科普背景、视频制作经验及观众代表 性的评委参与评分。
(二)评分标准细化:评委在评分前对评分标准进行深入理解,确保 评分过程中的一致性与公正性。
(三)综合考量:在评分过程中,评委应综合考虑视频的各个方面, 避免片面评价。
中国康复医学会
2025年2月7日
下载盖章版通知:关于举办第二届“ 肾脏康复科普之星 ” 科普创作大赛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