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学术 >> 学术动态

    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儿童康复护理新进展研讨班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4-30 16:30

    2025年4月17-20日,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儿童康复护理新进展研讨班在山城重庆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 “夯专业 承精萃 绽创新 续发展”为主题,由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联合承办,中国康复医学会监事长、党委专职副书记牛恩喜,重庆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杨相玲,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少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王佚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开幕式。600余名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区的同仁相聚一堂,共绘儿童康复护理高质量发展新图景。儿童康复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崔璀主持开幕式。



    中国康复医学会监事长、党委专职副书记牛恩喜讲话,充分肯定了儿童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成果,强调康复医疗在卫生健康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专委会应进一步锚定方向,发挥专业优势,推动儿童康复护理高质量发展。在学术与科普层面,不断搭建多元交流平台,促进学术交流的深入互动,创新科普形式以提升公众认知,强化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组织编制专业指南、专家共识和团体标准,助力儿童康复护理事业不断进步,再上新台阶。 


    中国康复医学会监事长、党委专职副书记牛恩喜讲话


    重庆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杨相玲致辞


    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少华致辞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佚副院长致欢迎辞


    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崔璀担任主持


    【会议概况:多元议程构筑学术高地】

    大会设置主论坛、3场分论坛、科普创新大赛、护理创新路演比赛,标准制定推进会等多元环节。40 余位权威专家围绕医康融合,智慧康复,全周期照护,康复护理技术实践等前沿议题,呈现专题报告36 场,科普作品242项、20项护理创新成果路演及21例重症康复案例,全面展现学科发展的“广度”“深度”与“温度”。


    【学术亮点:前沿探索与多维实践】

    主论坛:跨界融合驱动学科突破

    临床深耕:佳木斯大学李晓捷教授以《脑瘫的骨质疏松》为题,系统解析了骨质疏松与脑瘫康复的病理关联及干预策略。安徽医科大学唐久来教授在《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康复理念新进展》中,创新性提出“精准评估—动态干预—全程管理”的整合式康复模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肖农教授通过《神经可塑性在儿童脑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与研究》展示了神经可塑性在儿童脑功能障碍康复中的临床应用与科研突破。佳木斯大学姜志梅教授基于大数据分析,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筛查工具研究的可视化分析》中构建早期干预的科学路径。沈阳市儿童医院韩雪婷主任聚焦《早期识别婴儿期喂养困难及安全—经口喂养临床实践》,为代谢性疾病康复提供新思路。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儿医院刘振寰教授通过《神经发育障碍儿童的中医康复与保健》,挖掘中医理论与现代康复技术的融合潜力。

    政策管理:国家卫健委郝晓宁部长解读《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路径与模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胡少华教授结合标准化体系建设,在《构建康复服务标准化,引领儿童康复护理高质量发展》中提出“标准—质控—评价”三位一体的发展框架为行业标准化建设提供方法论。中华护理学会康复护理专委会谢家兴教授立足健康中国战略,以《健康中国背景下康复护理的发展与思考》为题,从政策导向、学科协同、技术革新三方面擘画行业未来蓝图。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崔璀教授通过《孰能无错 谁都有措——基于高可靠性组织的儿科不良事件管理》,构建系统性风险防控模型。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李荣教授从医院评审视角,提出《从医院评审视角推动儿科护理管理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肺康复护理专委会主任委员李秀云教授以《改善护理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为题,系统阐述护理服务优化对学科发展的核心价值。

    创新驱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蒙景雯主任以《护理创新赋能、助力知识转化》为主题,通过临床案例诠释创新成果向实践转化的方法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德教授《基于DeepSeek技术ICF框架下儿童康复护理研究热点》揭示智能技术赋能康复研究的趋势。江苏省人民医院纪婕教授结合血液肿瘤康复案例,解析《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赋能智慧护理:血液肿瘤患儿康复护理新范式》的技术突破。

    多元化教育:中华护理学会张素秋教授以《护士在健康科普中的作用》为切入点,强调护理人员在健康知识传播中的桥梁作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沈南平主任在《儿童康复专科护士基于核心能力胜任的多元化教学设计和探索》彰显 “科技 + 护理” 的融合潜力,探索核心能力培养的创新模式。


    主论坛专家介绍


    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等专家主持主论坛


    分论坛:精准聚焦细分领域

    儿童重症康复护理:武汉儿童医院宋庆主任基于时机理论提出哮喘患儿肺康复动态干预策略。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张利红解析重症患儿全周期照护模式。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郭君主任讲述吞咽障碍患者管饲方案的选择,为营养支持提供精准化方案。全国21家医院分享的重症康复典型案例,涵盖糖尿病护理、ECMO救治、中医康复技术等领域,为重症康复实践注入新思路。



    青年工作实践:以“融合创新・赋能成长”为主题,分为学术报告、家长互动、技术工作坊三大环节。黑龙江省第六医院历虹教授强调孤独症儿童家庭康复中家庭参与的核心作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吕复莉老师聚焦特殊儿童亲子关系重建,提出情感支持与行为干预并重的康复理念。重庆医科大学胡芮教授以治疗师视角下儿童重症康复的护理角色设定为题,探讨多学科协作下护理角色的精准定位。两场实践工作坊(神经源性膀胱、肺康复游戏护理技术)通过情景模拟与案例操作,深化理论与临床融合,助力青年骨干提升实操能力。



    护理创新路演大赛:20项创新成果同台竞技,覆盖重症护理、儿科康复、智能医疗设备等方向,通过路演形式促进护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注入科技动能,现场成为科研成果转化的 “孵化器”,彰显护理学科“以创新驱动发展”的蓬勃活力。




    【荣耀时刻:科普大赛点亮智慧之光】

    第二届儿童康复护理科普大赛同期举行,得到了全国儿童康复护理领域同行的积极参与,参赛的科普作品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在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心肺康复护理、自闭症家庭康复等多个科普主题。以情景剧、相声、演讲等“接地气”的形式,通过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将复杂的康复护理知识和技术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充分展现了科普的魅力与力量,彰显了护理人员在健康传播中的桥梁作用。




    【凝聚共识谋划新篇】

    会议期间,同步召开了儿童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工作会议。会上,对2024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深入剖析了工作中的成绩与不足,并围绕儿童康复护理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实际需求,研究部署了2025年的工作任务,为推动儿童康复护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


    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吕复莉主持工作会议


    【闭幕展望:乘势而上再出发】

    闭幕式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韩雪婷总结:“本次年会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成果的检阅、未来的展望。”她号召全行业以 “标准化” 为抓手,以“创新”为引擎,深化产学研协同,推动新理念、新技术落地,为儿童健康事业注入持久动力,助力儿童康复护理事业迈向更高台阶。本次年会承载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将深远延续,儿童康复护理的奋进之路永不止步。会议凝聚的智慧与共识,必将为儿童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为万千患儿家庭带来更优质的康复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