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温总理:
首先向您致以深深的问候,并祝贺今年两会的成功召开!
最近很关注这次的两会,每天我都在收看有关两会的新闻、报道,可以说这一次的两会是在金融危机的国际经济大环境召开的,而这一次的两会我相信也是大家所瞩目的,从人民网强国论坛到新浪网的“2009我有问题问总理”参与的网友以及提出的问题很多,我也看了不少,很多都是提到百姓生活当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未来政府在一些政策方面的调整和部署。
您和我们的政府现在也非常关注民生,从过去的雪灾冻灾到汶川地震,我们政府的领导亲临现场,也给了广大人民群众很大的鼓励。我曾被您与胡主席以及相关领导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所感动,前几日我更收看了中国政府网站您与网友互动,回答网友提问的节目,这中间有一句话我记忆犹新:“我只是带着心来的,带着诚意来的,我并不以为每个问题都回答得好。但是我讲的话是诚实的,我希望我许诺的事情能够真正做到。谢谢大家。”
您在回答网友对医疗改革方面的问题时有一个回答也是我长期以来非常关心的,您说:“医改我们打算做五件事:第一要扩大城乡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城乡医疗保险大概分三种类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我们将力争用三年时间使这三项医疗保险的覆盖面都达到90%。第二,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第三,加强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第四是加强医药服务体系的均等化。第五,我以为最艰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公立医院的改革。我们没有经验,需要试点。”
看完相关的报道,我也深有感触,的确我们的国家在稳健的发展,而我们更加需要去探索,求得真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在医疗保障方面都一直在寻求更加好的办法,来保障人民的生活、健康,这对于我们的国家也是相当严峻的问题,但我依然坚信政府“问计于民”的正确方针,我相信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积极献计能够推动政府在政策的制定,并能够更好的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我虽然不是两会代表,但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关注两会、关注身边百姓的疾苦也是我的一种职责。98年我意外在美国受伤,导致高位截瘫。我得到了政府和全国人民以及美国友人的关注与帮助,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我危难的时刻给予了我很多的力量,而今天的我已经走出大学校园,我无法忘记大家给予我的帮助,而一直以来我都在关注着那些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生活,希望可以更多的鼓舞他们,为他们做些什么。
今天我鼓足勇气,希望可以用我多年来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困难和感受,对我们的政府和有关部门说一些心里话,可能无法谈到建言,但我希望和我一样遭遇的那些人们可以生活得幸福,能够得到更多的认同!希望可以得到您的支持与理解。并祝福您的母亲,祝愿她健康、长寿,也祝福您与您的家人!以下是我写给您和大家的心中话。
康复医疗是否能够尽快纳入医保范围
这是一个另我头疼了10年的大难题,众所周知康复医学在我们国家还是刚刚起步的一个学科,但在医学领域康复医疗已经成为病人在康复、痊愈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我们的社区医疗、合作医疗以及医保中还没有能够把“康复医疗”作为报销范围。
我98年在美国治疗期间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虽然手术未能够改善我在脊髓损伤功能中的问题,全身80%的身体仍然至今没有知觉和丧失了大部分活动能力,但就在手术后7天我就被医院安排进行了康复锻炼,在美国的半年中我的恢复(根据受伤后的情况在生活技能和自理方面的技能锻炼,以及肢体锻炼)显著,我可以利用无知觉、无运动能力的手在佩戴工具的情况下自己吃饭、洗脸、刷牙、穿衣服,我还学会了使用电脑。
在那段时期我接受了康复方面的心理治疗,虽然心理康复治疗师告诉大家我根本不需要这方面的康复,但至今我一直认为这也是伤者、病人在接受治疗后的生活中所需要的重要康复治疗。
1、我国康复医疗专科发展不容乐观,康复是患者走向新生活的关键之门
康复医学在临床中不但可以巩固在治疗、手术中所取得的成果,而且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现有的生活能力,在心理方面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从而让更多的人对生活充满信心。无论是心脑血管、癌症、骨患、还是脊髓损伤等疾病,在治疗完成后都要通过积极的康复医疗来进行进一步的治疗,以达到痊愈的目的。尤其是运动员,无论身体出现哪方面的问题,在医治、手术后都需要长时间的康复医疗,以使他们尽快恢复到最佳的身体状态。可以说手术、治疗在前,而康复医疗应该随后紧跟巩固医疗、手术成果,为患者的痊愈打下坚实的基础。“康复医疗”----是医疗中不可缺少的治疗,它能够积极地影响到人的健康和更好的工作。
2、我的10年之苦,和大家的苦
回国后因为求医我选择留在北京,并在北京的一家医院继续接受康复治疗,那时候我们全国在康复医学方面存在专科少、康复治疗师少的情况,为了继续康复锻炼我没有回到宁波老家,而是在父母的陪伴下背井离乡,踏上了这条求医路。
因为我受伤时美国体操协会为参赛的运动员购买了保险,我的保险赔付则以我脊髓损伤的医疗形式体现,凡不是因为该损伤而导致的病患则保险不予赔付,而回国后的所有医疗均不属于美国保险赔付范围,但在这样的情形下我得到了体育总局各级领导和地方领导的关怀,虽那时国内没有为我购买保险,但根据工伤我的单位也承担起了我的医疗问题,我的医保中对于康复锻炼是没法进行报销的,但康复对于我帮助很大,甚至直接影响到我的生活,我10年间肌肉萎缩速度没有想象的那么快,而且没有并发症出现,这都得意于我的康复锻炼,它有效的提高了我的机能,维持了部分身体的健康。
每次拿着医院开据的康复治疗发票,我都很头疼,又要去麻烦自己的单位,又要去麻烦领导。一直另我感到惭愧的是我并没有为我们的国家拿过世界大赛的金牌,在受伤时我又得到了常人所没有的关心,我有时也很想责怪自己,我已经很幸运了。却还需要单位拿出经费来为我报销医保外的治疗费用,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四年大学毕业,我有了自己的工作,收入稳定。我聘请了保姆,也停止了到医院进行康复锻炼。现在我在浙江体育学院的工资可以承担一半的保姆费,而停掉康复锻炼,我则希望自己能够替单位分担一些,毕竟我现在有工作,并按照普通人缴纳个人所得税。于是我利用家里的站立机等条件进行简单的康复锻炼!今年我回到美国复查,被主治医生批评,他说我的肌肉有些萎缩,是我不系统的锻炼的原因,幸好膀胱、肾功能还保持健康。
面对医生的指责,我也是很难受,10年之痛让我在康复这个问题上伤透了脑筋,我多么期望有朝一日康复医疗可以纳入到医保,再不用去顾及什么,展开我的翅膀去追求每一天的好生活。
3、康复医疗费用是患者的痛处
我曾经看过网上很多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写的帖子和博客,他们都提到了这个难言之痛,因为康复医疗不能报销,很多患者七拼八凑好不容易做了手术、治疗,但又为随之而来的康复医疗苦上眉梢,康复锻炼PT/OT(身体技能、物理治疗)做一天下来的费用从50-100元不等,因为未纳入到医保报销范围内,很多医院的专科漫天要价,有的治疗费则高得惊人。这也给很多患者带来了烦恼,一些收入不高或丧失工作能力的患者他们情绪低落,甚至有的人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了信心。这皆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支付如此的康复治疗费用,想一想,以50元一天计算治疗费用,一年下来是18250元;
平均到每月是1520.83元。对于收入不高的家庭,这个数字显然是非常大的。如果是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则是更加困难,因为他们生活中很多人需要照料,因为生活无法自理,大小便无法自理,每年使用的尿片、导尿管等药品也是非常大的一笔开支,康复医疗无法在医保中报销,也成为了很多普通人头疼的问题。
再如我们许多运动员,受伤后急需康复治疗,而目前我们的保险赔偿额度相对较低。国家培养一名优秀的运动员的开支不小,而受伤后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一些保险的赔偿和医保的范围决定了他们康复医疗存在的一些问题,一些退役运动员现在还依然为康复医疗的问题犯难,也引出了许多他们与单位之间的不和谐。在这方面也的的确确成为了众多患者心中的一块心病。
4、能否在医保中提供部分报销,在医院的康复医疗专科方面国家能否给予补贴。
康复医疗是非常重要的医疗保障,而在医保中无法报销的情况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得到改善。虽然看似康复医疗问题随我们的经济发展可以迎刃而解,但这个开支和数字是庞大的。对于目前我们的国家来说,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投入的地方很多,而这方面是否可以考虑到百姓的疾苦,我想是不是可以在经济较发达的省市开展医保部分报销的形式,如果医保可以有比例的报销一些,我想现阶段也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担。也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及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更能够帮助他们增强信心,更好的、积极的参加康复医疗,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好的生活,积极的投入到我们的经济建设和国家建设当中。
目前我国康复医疗应加快学科建设,更好的与国际接轨,培养更加认真、负责的康复治疗医师,并能够提高现在康复治疗医师的现有待遇。他们虽不开药方,虽不给病人动手术,但他们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是面对面的,他们的积极态度、
认真负责的热心可以给患者康复的信心。我曾经历过一些康复治疗医生傲慢的态度、不负责任的挤兑患者,这些都使患者心理受到极大的挫伤,给他们的痊愈和康复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一些医院在康复医疗方面存在着漫天要价的情况,在这方面我们的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大监管的力度,对一些医院存在的不合理收费情况予以整改。而对于那些学科建立完善,医师队伍建设好的医院,政府是否能够考虑给予补贴。这些合理的收费,高医术、医德好的医师队伍未来是很多人生活和康复的希望。
5、四川灾区是否立即上马康复专科医院项目,能否成为试点。
在过去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的情况下,很多人成为脊髓损伤、截肢的患者,未来他们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接受心理和身体
的治疗。而这些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中去,一些因脊髓损伤和截肢的少年儿童急需这样的康复治疗。未来四川灾区的重建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少不了他们,他们也会在成为成年人后加入到建设四川的行列当中。而在这个阶段,他们能够坚持的接受康复治疗,我想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四川的未来是很关键的。
是否能够考虑我国的一些优秀康复治疗专科医院在灾区设立大型综合性的康复医院,并能够在医保和社区医疗、农村合作医疗当中进行试点,摸索和探索一些成功的经验。利用社会资源和地方优势开展一些合作项目,让康复医疗更快、更好的推进到基层,方便灾区的困难群众和患者,尽快帮助他们恢复生活、工作的信心,让他们从肢体和思想上更加有信心的康复。
加快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在医疗合作方面的对口建设,多支援建设一些社区康复中心,派遣一些资历好、有经验的康复专科医师、专家到灾区参加社区康复中心医疗的队伍建设。让困难群众和患者可以足不出户更加便利的进行康复医疗,给他们的生活带去积极的影响。
无障碍设施的国家标准,和在实施方面应有计划的进行
2007年3月我国成为联大首批《残疾人权利国际约》的签约国,在《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和《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方面我国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认同,公约获得国家批准这也说明我国对残疾人权利的一种认同,也体现了
我们的党和国家对于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
去年7月我国又新修订了《残疾人保障法》,明确了残疾人的权利和强化了各级政府对于保障残疾人权益方面的职责。
我国拥有8700万残疾人,这个群体占到人口总比例的6.34%。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因意外、交通事故等方面的数字也在增加。而无障碍设施关系到每个残疾人的出行问题,这个问题将决定他们是否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工作、学习.....等方面的重要出行和生活问题。
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残奥会,而广大残疾人运动员给全世界更多的留下了感动和鼓舞。但这些还不能说我们成功的举办了一届高水平的残奥会,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未来这个工作将是任重而道远的,还需要社会和大家不断的支持,而更多的是一种责任。
如何更好的理解无障碍设施的重要性,我邀请各级政府领导多从自身角度出发,体会残疾人出行问题。
北京残奥会期间北京增加了无障碍出租车以及对无障碍公共交通设施的数量,但我们是要经常靠它出行的,经常拨打北京出租车调度中心电话得到“车不够”或“没车”的信息,这些车大多需要提前1天预定,并且不能保证有车。
奥运会期间我曾因单双号机动车限行的问题影响了采访工作,不得已乘坐无障碍出租车。预约时遇到很大难题,不能及时的预定,预约的状况下还不能得到有车的保障。而当乘坐上出租车的时候,有许多次司机都未能按照“按公里计价”执行,最后都不得不采取“包车”的形式。以一次到鸟巢采访为例,按照普通出租车从南三环某处的计价应不超过40元,往返应为80元左右。但乘坐这样的无障碍出租车我却花了200元!之后几次为节省开支,我不得不乘坐普通出租车,不但要麻烦旁人将我抱上、抱下,而且轮椅还要拆卸,十分不方便。
在一次与无障碍出租车司机的攀谈中曾听到他说了这样的一个事情:“因为全顺牌无障碍车空间大,深受广大残疾朋友的喜爱,车子北京总共10余台,基本每天生意做不过来。而一次有领导视察,则说该车车厢太大,只能容纳一个轮椅,有些浪费资源,不建议推广。”听过此话后我也有些茫然,因为坐在轮椅上就可顺利进入车中,这对于坐轮椅的人来说是件幸事。而且坐轮椅的人坐车是会产生许多因脊髓损伤带来的困扰的,如“头晕”“难受”等,空间狭小的出租车很难让坐在轮椅上的人“舒服”,而在车内活动自如。其实,我是非常欢迎这样的出租车的。但这种“浪费资源”之说,让我也心情压抑。
的确按照每公里2元的计价,这样大的车子的确比普通的小轿车运营成本大许多。但能够为残疾人提供平等的出行机会,那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更是一种福祉!因此我认为这样的车应该是“福祉车”,在这方面我希望我们的各级政府能够多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在公共交通方面的一些无障碍经验,更多的为大家考虑。
甚至我有时候在想,如果每年残疾日的时候,我们的领导是否可以坐上轮椅与残疾人朋友一同通过公共交通出行一次,体会一下残疾人朋友的困难,也检验一下无障碍建设的问题。我想这也对政府在无障碍设施工作上的推进是有所帮助的。关键是换位,能够换位的思考老百姓的难处,体会他们不便之处。
无障碍国家标准的推广和应用是无障碍建设的关键
民办公助的无障碍事业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我国现在已经制定了有关残疾人无障碍方面的国家标准,但在生活中我们依然存在着台阶阻挡轮椅的情况,甚至在一些星级酒店也存在着“台阶”障碍。诸如一些地铁还没有安装垂直电梯和临时无障碍电动升降装置,一些酒店、饭店的桌子还不能让轮椅顺利入座......
人们的无障碍意识其实也是对残疾人权利平等的一种尊重,尊重残疾人权利,给予他们平等工作、生活的机会,无障碍是解决出行的重要问题。没有无障碍,轮椅、盲人、肢残朋友就无法更好的走出去服务这个社会,给他们也带来了许多的艰辛。
是不是可以通过一些社会和企业的赞助,多进行一些无障碍方面的建设支持。而在这些方面,我也希望国家能够给予这些企业和社会个人以认可和支持,并能够在税收和政策方面给予优惠。这也是对履行责任的一种认可,而也积极的推动了无障碍建设的步伐,给群众带来出行便利。
而对于一些企业和公共设施,本有能力、有条件建造无障碍设施的,却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我认为应该给予惩罚,并加强这些方面的指导,让这个事业更好的推广和推进。
中国的社会老龄化中无障碍建设也是关键
中国现在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也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而老年人中有许多人出行也是依靠无障碍设施的,人总有老的时候,而我们现在重视无障碍建设也是为了今后安度晚年,我想这也是大家所关注的。
去年我曾集中的参观和游览了一些公园,也体会了无障碍设施的便利。以前我曾经看到过有老年人乘坐轮椅游览公园,
他们的家人前呼后拥,用抬、用抱解决那些公园、设施的门槛和台阶的问题。去年残奥会前我们的一些国家级公园都增加安装和铺设了无障碍坡道,的确提供了许多便利。连长城都可以上去了,让大家真正的当了一回好汉。
但是,我们还有很多的公园,游船、景点存在着障碍。轮椅不能上船、一些古建筑、寺庙的台阶过多,为了保护景观和原有风貌许多地方没有建设临时无障碍设施,这也让许许多多的残疾人朋友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游览这些地方,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剥夺了残疾人的要求平等的权利。
一些朋友对无障碍设施抱着不理解、不支持的态度,但大家都有老的时候,而那时出行他们才会体会到无障碍设施的便利,所以正确的引导和宣传是对无障碍建设的一种推进,让人人都有意识,让社会的风气从理解残疾人、理解弱势人群开始,我想会更加和谐。
安度晚年的老人、残疾人和更多需要无障碍设施的人们都惬意的生活,这样的场景说来像一幅美丽的画卷,虽然理想化,但我想这一定是党和政府心中的一个理想,也希望无障碍设施能够更好的发展,方便于广大群众。
我想邀请领导和群众朋友一起体验无障碍推动日。
北京市政府的无障碍推动日是每个季度第一个月的16日,我觉得这个推动日搞的很好。让更多的朋友可以意识到无障碍的重要性,我也想邀请政府领导和群众朋友们也能够与我一起坐上轮椅,体会一下无障碍的便利和发现、检验无障碍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可以作为解说和导游,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无障碍的重要。
我也冒昧的邀请总理,如果能够有机会,与我和广大残疾人朋友一起走一走公共交通、公共设施,体验无障碍推动日的活动,帮助和鼓励残疾人朋友自信对待生活和工作,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成为中国前进道路中的“顶梁柱”。
今天,我说出了藏在我心底多年的心声,我不求总理能够给予我回复,但说出了我的心里话,也觉得舒服多了。今后我也依然会继续努力的学习、工作,为这个国家,为我们的体育和慈善事业努力多做一些事情。我始终不会放弃自己的信念,我坚信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人民会迎难而上,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
最后,希望温伯伯能够注意身体,也再次为您的母亲送上最衷心的祝福。希望好人一生平安!希望我们的国家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中国加油!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