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头条

    中国康复医学会2023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3-02-08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将以崭新的面貌和奋进的姿态踏上新征程,步入新阶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争创中国特色一流学会为目标,抓党建促发展,抓改革增活力,抓重点创品牌,抓内涵强质效,全面提升学会组织凝聚力、学术引领力、社会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中,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康复医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加强学会党的建设

    坚持党对学会的全面领导,构建具有学会特点的党建模式,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确保学会健康发展。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按照中国科协和学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方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正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学会工作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切实转化为推动学会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进一步加强党委自身建设。严格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结合学会特点,采取定期不定期,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方式,组织党委“一班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提高党委决策和领导能力。严格落实《中国康复医学会党委工作规则》和《中国康复医学会意识形态责任制》。严格落实“三重一大”等重要事项前置审议制度,压实党委主体责任,确保政治上合格。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制定分支机构功能型党支部工作规范,不断提高“两个全覆盖”质效,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政治引领作用。驻会机构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促进驻会机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适时举办分支机构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能力。

    (四)进一步打造具有学会特色的“党建强会”品牌。深入持续开展康复服务行活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活动效果。五月下旬学会组织党委成员、分支机构党支部书记、驻会机构党员和部分专家,赴延安开展“学习二十大,寻根杨家岭”主题党日暨康复服务行活动。各分支机构党支部结合专业特点,积极组织专家服务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注重服务效果和质量。年底组织评选表彰康复服务行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五)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增强广大康复科技工作者报效国家和服务人民的意识,涵养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品质。宣讲科学道德、科研诚信、科技伦理和学术规范,营造健康良好的学会生态氛围。大力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组织评选表彰宣传年度最美康复科技工作者和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二、加强分支机构与会员队伍建设

    坚持把分支机构和会员作为学会的组织基础和立会之本,努力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分支机构和高素质会员队伍,打牢支撑学会发展的组织基础。

    (六)推进分支机构高质量发展。依据学会《章程》和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积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新建一批牵引康复医学高质量发展的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康复、数字康复、高新技术应用康复等领域的分支机构,提升学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七)加强分支机构建设管理。按照《中国康复医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中国康复医学会分支机构建设标准》,对分支机构实施动态管理,建立年度分支机构检查和工作汇报制度,对党建工作、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创新发展、公益服务和自身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优胜劣汰。对年度考核排名靠后的分支机构进行约谈,责成限期整改。对连续两年考核排名靠后的分支机构视情给予黄牌警告、提前换届直至撤销重组。

    (八)严密组织分支机构新建成立和换届选举工作。严格按规定、按程序、按要求组织实施,重点审查组成人员条件、结构和分布情况等,加强对新任主任委员和候任主任委员候选人进行考核。新建和换届分支机构必须同步成立或者改选功能型党支部。

    (九)不断创新会员发展模式。建立完善会员发展长效机制,研究成立“学生会员管理工作委员会”,负责会员发展、会员教育和会员管理等工作。鼓励分支机构和委托省级学会开展会员发展工作。实行会员分级管理制度,不断优化会员结构。重点发展专科会员、基层一线普通会员和在校高校学生会员。对学科或专业发展和学会工作有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授予“荣誉会员”称号,对学科或专业发展有重要贡献和热心参加学会工作的外籍专家、学者,可授予“名誉会员”称号。积极探索吸收热心学会工作、具有一定学术威望的外籍会员,推进学会国际化建设。

    (十)建立完善会员沟通服务机制。研究设立“学会会员活动日”,积极主动收集听取会员意见建议和诉求,保障和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充分体现会员主人翁意识。不断优化完善会员服务措施,按照“会员优先,会员优惠”原则,修订“双十五条”服务措施,努力满足会员的学术交流、学术研究、培养成长和职业发展等需求,不断增强学会对会员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十一)大力发展单位会员。积极动员康复及相关领域的医疗、科研、教学、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入学会单位会员,建立共享合作关系,提供学术交流、学术研究平台和技术支持、专家咨询服务等优惠措施,及时传递科技信息和康复医学发展动态。充分利用学会官网会员之窗,大力宣传报道单位会员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业务、新成果和发展成就,充分体现单位会员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三、加强学术交流与科技创新

    坚持学术立会、科技强会,构建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新平台,大力加强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和科技引领力,促进康复医学事业快速发展。

    (十二)积极构建学术交流新平台。建立完善以学会综合学术年会为引领,“一带一路”区域高峰论坛为纽带,分支机构学术年会为支撑的三级学术交流体系。11月中旬在北京举办2023中国康复医学会综合学术年会暨康复医疗产业博览会,各分支机构在学会综合年会设分论坛。增设京津冀、长三角、西南部等区域高峰论坛,充分发挥高端学术会议的引领作用。各分支机构分别举办综合性学术年会,提高会议层次质量,确保规模和效果。

    (十三)进一步提高学术活动质量。按照《中国康复医学会学术活动管理办法》,强化学术活动管理,不断拓展学术活动范围,创新学术活动形式,丰富学术活动内容,鼓励多学科多专业联合或交叉举办学术活动,吸引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广泛参与。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支持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机构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主办、承办国际学术会议,不断扩大学会国际影响力。

    (十四)进一步提升期刊质量。按照“一流学会、一流期刊”目标,进一步加强学会主管期刊建设与管理,实行主编负责制,建立高素质的期刊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刊载论文质量和编辑出版质量,提升同行认可度。争创全国优秀期刊,打造康复医学一流期刊方阵。有计划组织对所属期刊进行审计,规范财务管理。

    (十五)加强科研和技术攻关。研究发布中国康复医学会年度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认真组织申报和评审,对列入计划项目予以经费和技术支持。鼓励多领域、多学科、多专业联合申报和攻关,力争获得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修订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实施办法,增设科学普及和教学研究两个专项奖励项目。

    四、加强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

    坚持人才为本理念,构建符合康复人才成长规律的培训体系和平台,加速康复专业人才培养,为康复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十六)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按照《中国康复医学会培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有计划组织培训基地申请和评审工作,重点组建亟需、实用和短缺专业培训基地,按照“控制数量,提高质量,科学布局”的原则,建好、用好、管好培训基地,建立培训基地考核评审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平台作用,完善培训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十七)不断提升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认真落实《中国康复医学会继续教育项目管理办法》,加强继续教育项目管理,成立继续教育培训专家组,指导培训工作,审订培训计划,监督培训质量。重点抓好国家和学会两级继续教育项目计划落实,跟踪问效,提高执行率和培训质量,打造学会级继续教育优质品牌项目。鼓励专委会和培训基地自主招生培训。

    (十八)加大青年人才托举和培养力度。按照《中国康复医学会青年人才托举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学会人才培养桥梁纽带及平台阶梯作用,积极组织申报遴选青年人才托举培养对象,建立中国科协和学会两级青年人才托举培养体系,除中国科协支持托举指标,学会每年列专项经费资助2-3名青年人才托举培养,并提供专家和平台资源。

    (十九)探索开展康复治疗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研究制定《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文件,组织康复治疗专委会遴选3-5家规范化培训试点单位,按计划按方案按要求精心组织试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做法,逐步向全国进行推广。

    (二十)积极推进作业治疗教育项目WFOT国际认证工作。组织作业治疗专委会和有关专家,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继续组织全国高等院校作业治疗教育课程申请世界作业治疗师联盟国际认证评审,提高规范化、国际化建设水平。

    五、加强康复科学普及工作

    树立大科普理念,构建大科普体系,坚持服务大局和聚焦“四个面向”,突出康复科普工作特色,助力全民科学素养提升。

    (二十一)加强科普工作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学会科普部、科普工作委员会、分支机构科普工作组和科普教育基地”四级科普工作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广泛参与的康复科普工作新格局,推进康复科普事业创新发展。

    (二十二)持续提升康复科普工作能力。不断壮大科普工作力量,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覆盖广泛的科普工作队伍,建立涵盖科普创作、科普宣传、活动策划等康复科普专家库。充分发挥康复科普工作委员会骨干带动作用,继续组建康复科普教育基地,加强分支机构科普工作组建设,科普工作组设置达到100%。

    (二十三)不断创新科普工作模式。采取多种形式增强科普传播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学会和分支机构新媒体平台作用,开设丰富多彩的科普栏目,积极制作和推送科普作品。适时举办康复科普专业技能培训班,提高科普创作水平。

    (二十四)打造康复科普特色品牌。认真组织“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和“全国科普日”康复科普系列行动,制作推出“25期对话康复”栏目,举办第五届康复科普创新作品大赛。广泛开展康复科技惠民服务活动,加强康复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康复科普列车基层行”系列活动,组织百场社区和基层服务活动。

    六、深化学会内部治理改革

    认真学习贯彻《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组织通则》,围绕“四个服务”职责定位,坚持依法治会,民主办会,不断提升学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二十五)进一步理顺明晰学会内部结构关系。准确定位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职能,不断提高学会决策、监督和执行能力,建立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四月中旬召开学会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和学会监事会第二次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审议重要事项,组织培训分支机构主任委员。

    (二十六)进一步加强学会制度建设。根据学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下发《中国康复医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办法》《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中心建设管理办法》《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等,修订下发《中国康复医学会分支机构建设标准》《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中国康复医学会青年人才托举管理办法》和《中国康复医学会培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

    (二十七)进一步加强学会财务工作。严格落实《中国康复医学会财务管理办法》《中国康复医学会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办法》,强化各级依法管财用财意识,抓管理提质效,抓监督防风险。严格执行经费预决算制度,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原则,科学编制学会年度经费预算。不断强化学会经营意识,在章程规定范围内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引进和开发合作项目,增强学会财力,经济收入再创新高。进一步加强对分支机构财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严格经费收支两条线和纳入学会统一管理,杜绝违反财经纪律现象发生。积极做好民政部年度财经审计各项准备工作。

    (二十八)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积极参与“智慧科协2.0”建设,按照“非平台不业务”的要求,以业务组织实施为牵引,开展业务系统建设,为分支机构和会员提供高效便捷的工作平台。重点抓好奖励申报系统,分支机构业务管理系统,会员管理系统等业务系统升级完善工作。进一步优化由官网、官微、抖音等新媒体打造的学会宣传矩阵,创新思维与运营模式,做好平台间联合与联动宣传,加强多元化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制作优质的视频内容,增强传播效果。加强学会和分支机构新媒体平台监督管理。

    (二十九)进一步加强驻会机构建设。积极探索推进驻会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职业化高素质工作队伍。加强驻会机构人员教育管理与培养,继续引进优秀和短缺专业人才,健全完善绩效考评机制,不断提高驻会机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进一步优化部门设置与分工,增强工作整体效能,努力建设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驻会机构。

    七、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工作

    充分发挥学会人才、技术、学术、智库等资源优势,主动服务政府和社会,助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三十)主动服务政府决策部署。加强与政府部门联系沟通和请示报告,积极为政府提供科学决策服务,围绕康复医学教育体制改革、康复治疗师执业资格准入认证和康复医疗机构建设标准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咨询意见,并主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赋予的各项任务。

    (三十一)积极推进国家八部委《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高质量发展意见》的贯彻落实。围绕健全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康复医疗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创新康复医疗服务模式等方面,研究贯彻落实措施,组织开展康复医学继续教育,积极探索康复治疗师规范化培训,研究推动多学科融合发展,启动建设康复医学研究中心和专科(专病)康复医疗中心。

    (三十二)进一步加强行业规范化建设。按照《中国康复医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建立以标准委员会为龙头、分支机构为支撑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学会团体标准研发工作,加快制定行业急需、领域空白的团体标准,支撑康复事业可持续发展。继续抓好《康复医学指南》系列丛书编撰工作,适时召开部署会议,启动第四批专业指南丛书编撰,并抓好落实。

    (三十三)进一步加强学会智库建设。制定智库建设管理办法,按专业实施分类管理。充分发挥学会专家委员会和专家智囊作用,研究发布年度康复医学发展报告和编制康复医学年鉴。积极参与学会建设发展规划研制和重大战略问题决策咨询。积极组织推荐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和院士候选人提名推荐工作。

    (三十四)主动为社会提供科技咨询服务。制定《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管理与科技评估实施细则》,充分发挥学会组织社会第三方作用,积极开展科技评估、科技咨询、技术评价、资格认证等服务。进一步深化“会地合作”,支持地方科技事业发展,继续与地方政府和科协组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供技术、人才和平台资源,提高学会社会公信度和影响力。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澶ф眽缃戠粶 澶ф眽鐗堥�氬彂甯冪郴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