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学影像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简介
中国康复医学会医学影像与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21年3月28日,2025年10月12日在北京市完成换届,第二届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2名、常务委员24名、委员71名,涵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徐磊教授担任主任委员,挂靠单位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医学影像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的主要职能:
1、强化政治引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全体委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法规及总会相关规定,规范开展工作。
2、研究制定康复领域影像技术应用标准、数据分析方法、应用路径及流程,推动建立统一的技术规范。促进康复医学与影像医学的深度融合,构建康复影像研究及应用的大数据平台,提升学科整体发展水平。
3、定期举办学术年会、论坛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促进跨学科交流。依托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开展多中心、跨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促进科研协作与成果转化。
4、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积极发展会员与专科会员,扩大专业影响力,提升组织活力。推进专家智库建设,为国家康复影像领域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聚焦科技前沿,推动高水平研究,提升康复影像学的科学水平和应用价值。
二、主任委员简介
徐磊,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副院长,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先后获得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北京市“登峰”计划人才,北京市朝阳区“凤凰计划”领军人才等人才称号。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医学影像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影像专委会常务副主委,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影像学组副组长,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多项学术任职。荣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个人排名第5)以及2023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个人排名第1)。
长期致力于心血管影像的临床研究。牵头制定影像相关专家共识及团体标准4部,主编及参编教材、专著累计15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自然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8项。牵头研发心血管影像AI新技术与新平台,解决卡脖子核心技术问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9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入选高引用论文,成果被写入11部国际指南或共识。
中国康复医学会医学影像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名单
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振常 院士,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龚启勇 教授,主任医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吴新淮 教授,主任医师,陆军总医院
名誉主任委员:
梁长虹 教授,主任医师,广东省人民医院
主任委员:
徐 磊 教授,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副主任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绍武 教授,主任医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王 悍 教授,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吕 晗 副教授,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刘再毅 主任医师,广东省人民医院
刘 军 教授,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杨 志 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杨 萌 教授,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
张 波 教授,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
陈亚平 副教授,主任医师,北京同仁医院
陈绪珠 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徐文坚 教授,主任医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郭 佳 教授,主任医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医院
常务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立恒 王锡明 王德安 刘晓真 朱小华 吴 蓉
宋少莉 宋文龄 张 同 张 洪 李小虎 杨 健
罗 昕 陈雪丽 姜立新 胡红杰 郑卓肇 郭应坤
黄 瑛 覃 杰 谢 瑛 董继革 薛蕴菁 魏新华
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 亚 任新平 孙 瑜 佟 帅 张超学 杨少玲
陈华平 殷小平 郭鹏德 王 升 刘永波 朱晓梅
吴 琼 张 楠 杨吉刚 陈 明 涂海斌 龚 瑞
王 刚 刘玉波 朱崇田 张伟东 张 磊 杨海庆
陈 铃 秦 乐 曾宪春 王陶黎 刘 屹 朱 梅
张 庆 张 蕾 杨海涛 娄可新 秦将均 董孟杰
卢 岷 刘 勇 毕然然 张孟超 李 剑 谷 磊
查云飞 贾浥苹 解 朋 白 侠 刘翠红 江 凌
张 杰 李 春 周元媛 贺永斌 高 波 薄莘莘
白 岩 孙丽娟 边巴曲珍 张晓东 李洪伦 武 彧
赵佳琦 高培森 魏 妮 邓德茂 孙洪赞 何蒙娜
张 斌 李 苗 邵付强 徐 成 曹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