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作为近30年来中国头号致死疾病,每年夺去190余万国人的生命。卒中之常见,几乎每个人都能讲出1个跟中风有关的故事。卒中之高发,据估计在40岁以上中国居民中,患病人数已超过1300万。绝大多数人确诊时,对卒中几乎都是0知识储备,自己和亲友陷入极端慌乱和恐惧。
然而,卒中是可以预防、可以提前发现的!
面对那么多无助的双眼,来自卒中治疗一线的临床医生和我们一起整理出了一份,你现在就该知道的卒中知识希望能帮到你,以及你的家人和朋友!
1.什么是急性脑卒中?
卒中(cù zhòng),是一个古老的中医概念,这个词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黄帝内经·本病论》,急性脑卒中就是常说的“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导致的一系列症状。主要表现为言语不清、肢体麻木、意识障碍、晕倒、偏瘫等。
2.如何治疗急性脑卒中?
缺血性卒中(脑梗死)
脑梗死的最佳治疗方案是超早期的静脉溶栓治疗,部分患者可以采取动脉溶栓或取栓。发病3-4.5小时内可以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发病6小时内可以采取尿激酶溶栓治疗,如果符合溶栓条件,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残障和改善预后,我们知道,大脑的神经元是无法再生的,所以治疗脑梗死一定要争分夺秒,决不能拖延。
1)什么是静脉溶栓?
静脉溶栓治疗就是把堵在血管里面的血栓溶解掉,使有闭塞的血管再通,及时恢复脑组织的供血,减少脑组织因为缺血引起的坏死。溶栓最佳时间为发病后的3小时以内。
2)什么是急诊取栓?
取栓治疗是介入医生借助DSA机器,应用取栓支架或专用抽吸导管将堵在血管里的栓子取出,达到脑血管再通的目的。主要适合较大血管闭塞导致的急性脑梗死,血管再通率可以达到80%,是目前治疗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最有效的微创手术。
出血性卒中
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治疗原则主要是防止再出血、减少脑出血导致的脑细胞损害、预防并发症等。
识别脑卒中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早期识别脑卒中呢?简单的说,就是6个字母——BE FAST,是6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字面的意思是“要快”:
3.如何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1)生活饮食习惯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等都是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要以“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2)日常生活行为要注意以下10点
4.脑卒中康复“黄金期”
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康复介入!!!
脑卒中轻中度患者,病情不再进展,生命体征稳定后24小时即可进行床边康复、早期离床期的康复训练。康复治疗宜早期开始,以脑卒中后3个月为康复治疗黄金期。
及时、规范的康复训练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因此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早期辅以康复治疗,只要充分掌握脑卒中早期康复的条件,并对危险因素进行严密监护,便能改进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患者花费。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方法
总 结
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上的忽视,运动上的缺乏,让脑卒中这个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脑卒中的预防,主要是从饮食、生活习惯、运动、体检、药物调理等方面进行,了解如何预防脑卒中,能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预防疾病的发生,特别是一些有遗传性高血压、糖尿病史的家族以及心脏有问题的患者。
同时,还必须熟悉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学会早期识别脑卒中,遇到疾病发生时,能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去医院就诊,能给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和治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后遗症。
参考文献:
1.王拥军.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新证据、新指南、新规范 [J]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2, 55(10) : 1061-1064.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22 [J]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2, 55(10) : 1071-1110.
3.温明月.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2):4.
作者:唐永秀、文红、邹友萍、唐立,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
审核:胡昔权,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魏妮,副主任医师,中国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