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公益 >> 科普宣传

    11·14联合国糖尿病日|科学运动治糖,共享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4-11-30 20:25

    2024年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旨在呼吁将糖尿病患者整体幸福感置于护理核心,让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有机会享受高质量生活。  


    糖尿病是“温柔又甜蜜”的杀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何科学管理糖尿病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让我们一起针对Ⅱ型糖尿病进行科学运动,有效治“糖”,远离“甜蜜的烦恼”!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典型的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 ,常伴有疲惫感,糖尿病患者早期也会出现一些非典型症状,如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感觉异常、小便次数增多、口干舌燥等症状。


    糖尿病高危人群

    年龄≥40岁、超重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静坐生活方式、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儿(出生≥4Kg)生育史、多囊卵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


    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蛋白质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脑卒中、泌尿道感染等。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提出了“五驾马车”的治疗方案,即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其中运动治疗至关重要,是糖尿病管理治疗极其重要的一环。


    一、运动治疗的好处

    科学运动可以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及减缓加重程度、改善糖耐量异常、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二、适合糖友运动的类型

    1.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散步、骑自行车、游泳、划船、打太极拳、保健操、小型球类运动等,每周3-7次,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2.抗阻运动:举哑铃、弹力带、深蹲、俯卧撑、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每周2-3次,对主要肌群进行8-10组锻炼

    3.柔韧性运动:拉伸、瑜伽、太极、八段锦、中医传统功法、平衡练习等,每周2-3次以上,每组拉伸10-30秒,重复2-4次

    4.核心训练:需遵循先功能后体能的原则,功能训练的重点在于躯干核心稳定功能,先练好核心稳定性,再结合四肢灵活性训练才是正解,以下为大家展示几种训练方法:

    ①DNS-9090呼吸法

    ②单腿臀桥训练

    ③髋部铰链训练

    ④举手抬高训练


    三、科学运动,须知四大项

    (1)运动形式

    有氧+抗阻训练,以有氧为主

    有氧:慢跑、快走、游泳等

    抗阻:举哑铃、俯卧撑、蹲起等

    (2)运动强度(核心)

    一般认为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强度以中等或略低的强度为宜,即以运动过后适当疲劳,次日肢体无强烈酸痛劳累、不协调为准。

    (3)运动时间

    运动前:5-10分钟热身活动

    运动时间根据运动强度调整,一般在10-30分钟

    运动后:≥5分钟的放松活动


    (4)运动频率

    一般以3-7天/周为宜,每天运动量较大可间隔1-2天

    四、糖友牢记“13579”法则

    “1”即每天至少运动1次

    “3”即连续运动不少于30分钟

    “5”即每周运动3-5次

    “7”即运动后心率应为“170-年龄”

    “9”即保持长久的运动习惯


    五、运动治疗注意事项



    警惕“甜蜜杀手”糖尿病,牢记“五驾马车”抗糖综合管理,定期监测,科学运动,让你的幸福生活“甜蜜”而不“高糖”!

    作者:赵明卫 罗晰丹

    单位: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

    审核:曾天舒,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糖尿病预防和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普工作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