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公益 >> 科普宣传

    科普|等速肌力训练处方如何定制?

    发布时间:2025-02-26 18:47

    等速肌力


    图片

    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被称为恢复肌力的“精准武器”。前两期内容我们解读了等速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测试报告的奥秘。本期内容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制定等速训练处方?无论是术后康复还是运动损伤恢复,“量身定制”的训练方案才是高效恢复的关键!  


    图片

    等速肌力训练处方“六大要素”

    一份科学的训练处方需综合考虑患者状态、康复阶段和目标。

    以下是核心制定原则:  

    图片




    01

    图片

    运动模式:分阶段匹配康复需求

    图片
    • 恢复早期:可以选择多点等长运动(仅活动安全范围),在保护未愈合组织的同时进行肌肉激活。  

    • 恢复中期:以中高速向心运动(如90°/s-180°/s)为主,强化肌力与协调性。 

    • 后期强化:加入低速离心运动(如30°/s-60°/s),提升肌肉抗拉能力,预防再损伤。  

    02

    图片

    速度:速度不同,目标不同

    图片
    • 慢速(如30°/s-60°/s):侧重肌力与爆发力,适合力量薄弱者。 

    • 中高速(90°/s-180°/s):侧重肌肉耐力,适合提升运动持久性。

    03

    图片

    组数与次数:量力而行是关键

    图片
    • 组数:一般3-4组,耐受性差者从1-2组开始,逐步增加。  

    • 次数:慢速≤10次/组,快速≤20次/组,避免过度疲劳。 

    • 每日上限:同一关节每日训练不超过6组,防止过度负荷。 

    04

    图片

    频率:给肌肉“休息时间”

    图片
    • 每周2次,间隔2-3天,确保肌肉充分恢复。  

    • 进阶调整:肌力提升后,可增加至每周3次,但需密切监测疲劳度。 

    05

    图片

    疲劳评分:动态调整强度

    图片

    分别在当次训练后、下次训练前,进行疲劳度评分(见表1)。两次得分相加,当:

    • 总分2-4分:需降低强度。 

    • 总分5-7分:维持当前计划。 

    • 总分>7分:应该适当增加强度。


    06

    图片

    个体化原则:拒绝“一刀切”

    图片
    • 年龄、损伤类型、基础疾病均影响处方设计。

    • 例如关节炎患者优先选择低强度、多角度训练,运动员侧重爆发力与高速耐力训练。  

    安全第一!这些情况需警惕

    图片
    • 绝对禁忌:急性损伤(骨折未愈合、肌肉拉伤)、严重心血管疾病、关节严重肿胀或疼痛。  

    • 相对禁忌:轻度关节不稳、慢性疼痛患者需在医生监督下进行。  

    训练中的“避坑指南”

    图片
    • 体位固定:避免代偿动作,例如固定骨盆防止腰部借力。 

    • 呼吸配合:训练时自然呼吸,切忌憋气(避免血压骤升)。 

    • 循序渐进:初期以低强度适应,切勿盲目追求“高强度”。  

    科学训练,让康复事半功倍

    图片

    等速训练处方的精髓在于“个性科学”与“动态调整”。无论是术后恢复还是运动表现提升,只有精准匹配自身状态的方案,才能安全高效地唤醒肌肉潜能。

    康复是一场“马拉松”,耐心与科学并重,才能赢得健康的终点!


    作者:王政(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审核:马燕红,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