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人认为不喜欢说话、不爱与人交往、性格腼腆内向就是患上了自闭症,也有人认为抑郁症和自闭症是同一类疾病,其实不然,性格内向、抑郁症等皆不等同于自闭症,社会大众对自闭症存在较大的误解。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自闭症是到底什么?
一、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通常在儿童早期显现。自闭症的成因复杂,尚未完全明确,据目前的研究表明,孤独症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基因问题、环境因素及其他可能因素。 二、自闭症的主要表现 自闭症的症状通常在儿童早期(3岁前)显现。核心症状为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的缺陷;局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通常伴随语言和认知发育异常,并且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因人而异,可能会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 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的缺陷: 1、社交-情感互动缺陷 社交方式异常难以进行正常对话,缺乏分享兴趣、情绪或情感的能力,无法发起或回应社交互动。 2、社会交往中非语言交流行为的缺陷 眼神接触、身体语言和手势使用异常,难以理解和使用非语言沟通。 3、建立或维持与其发育水平的人际关系的缺陷 难以根据社交情境调整行为,难以发展同伴关系或对同伴缺乏兴趣。 局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 1.语言、运动或物体运用刻板或重复 如重复的手部动作、使用物品或语言(如鹦鹉学舌) 2.过分坚持某些常规以及言语或非言语行为的仪式,或对改变的过分抵抗 对日常生活中的微小变化感到极度焦虑,坚持固定的日常安排或仪式化行为。 3.高度狭隘、固定的兴趣,且其在强度或关注度上是异常的 对特定话题或活动有异常强烈的兴趣。 4.对感官刺激反应过度或反应低下、或对环境中的某些感官刺激表现出异常的兴趣 对某些感觉输入(如声音、光线、触觉)过度敏感或反应不足。 三、“内向”不等于“自闭症” 如果一个人只是喜欢独处、安静,但能够正常社交、沟通和理解他人情感,那么这仅仅是内向。但如果一个人表现出明显的社交障碍、沟通困难或刻板行为,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是否与自闭症相关。接下来看看,内向与自闭症的关键区别: 内向是一种正常的性格特质,而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两者不应混淆。近年来,自闭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自闭症儿童也是社会中独特而宝贵的一部分,他们的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和支持。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爱,自闭症儿童也不例外,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温暖的世界。 作者:汪小艳 杨冬枚 肖文杰 单位:株洲市康复医院 审核:胡继红(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科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常委) 编辑:贾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