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公益 >> 科普宣传

    全国爱耳日科普|老年人头晕都是脑梗吗?

    发布时间:2025-02-26 18:53

    每当家中老人突然出现头晕症状,很多家属的第一反应是“会不会是脑梗了?”这种担忧不无道理,然而头晕的成因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脑梗固然需要警惕,但盲目恐慌反而可能延误其他疾病的诊治。本文将从科学角度解析老年人头晕的常见原因,帮助大家理性应对。



    图片


    01
    图片
    脑梗确实会引起头晕,但并非唯一“元凶”

    脑梗(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氧坏死的疾病,典型症状包括突发剧烈头痛、单侧肢体麻木无力、口齿不清、视物模糊等。若头晕伴随上述症状,尤其是突然发作且持续加重,需立即就医。据统计,有15%-20%的急性头晕患者最终确诊为脑梗,但更多头晕案例与其他疾病相关。



    02
    图片
    老年人头晕的六大常见原因

    1. 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特点:头部位置变化(如起床、翻身)时突发短暂眩晕,常伴恶心。 

    原因:随年龄增长产生的耳石结构老化、前庭功能衰退,因钙代谢异常产生的骨质疏松,因高血压、动脉硬化等产生的内耳供血不足,因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的老年性退变导致跌倒风险增加,使得内耳中耳石器官退化,碳酸钙结晶容易脱落,刺激半规管神经。 

    治疗:以手法复位为主,无需过度检查及治疗,手法复位后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眩晕后遗症,配合药物治疗可缓解。


    2. 颈椎病  

    特点:颈部活动时头晕,伴有肩颈僵硬或手部麻木。 

    原因:椎动脉受压或交感神经受刺激,导致脑供血不足。 

    注意:老年人因长期姿势不良(如睡过高的枕头)及肩颈部肌肉缺乏锻炼导致的萎缩易加重颈椎负担,从而诱发颈性头晕。


    3. 直立性低血压

    特点:久坐或平躺后突然站立时头晕、眼前发黑,可能跌倒。 

    原因:血压调节功能下降,常见于糖尿病、帕金森病患者或服用降压药的老人。


    4. 特发性突聋伴眩晕  

    特点: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伴眩晕,耳鸣等  

    原因:尚不明确,以老年性血管退化导致内耳缺血,使的耳蜗和前庭功能受损,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病毒及产生自发免疫损伤,代谢功能障碍导致的膜迷路积水为主

    治疗:一旦出现,需尽早到耳鼻喉科就诊,通过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积极干预,大部分患者的眩晕症状都能得到改善。


    5. 焦虑或抑郁  

    特点:慢性头晕,晨轻暮重,伴失眠、乏力。 

    隐藏危机:老年人因缺少陪伴产生的孤独感、因听力减退沟通费力而产生的被隔离感,此类心理因素导致的头晕极易被忽视,但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6. 药物副作用  

    常见药物:降压药、镇静剂、抗癫痫药等可能引发头晕。 

    建议:长期服药的老人应定期复查,调整剂量。


    03
    图片
    如何初步判断头晕风险?

    1. 高危信号(立即就医)

    头晕伴随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复视、意识模糊。 

    突发剧烈眩晕且持续不缓解。 

    近期有头部外伤史。


    2. 中低危信号(择期就诊)

    与体位变化相关的短暂眩晕。 

    慢性反复头晕,无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04
    图片
    预防与日常管理
    •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快速转头、起床时动作放缓;控制盐分摄入以防血压波动。  

    • 针对性锻炼:练习“前庭康复操”(如眼球转动、平衡训练)改善内耳功能。 

    • 定期筛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管健康,定期复查血脂、血糖、颈部血管彩超等,有效控制慢性病。

    • 心理关怀:慢性头晕老人易产生焦虑,家属及周围社会应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怀,必要时及时寻求心理干预。






    总之,头晕是身体发出的警报,但不必恐慌。了解病因、科学应对,才能及时解决,改善病情。若家中老人频繁头晕,建议尽早就诊神经内科、耳鼻喉科或老年科,通过专业检查明确诊断,提高健康管理与生活质量。





    图片
    END
    图片

    作者:谢静怡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审核:张晓彤,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康复医学会听力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编辑:贾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