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公益 >> 科普专题 >> 第一届“冰轮杯”氧与健康网络科普竞赛 |
中国康复医学会高压氧康复专业委员会
覃慧悦黄姚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高压氧科
一 病例资料:
患者张某,男性,45岁,因"肛周、会阴疼痛4天"于2018-11-30入院。入院检查:肛周5点钟方向距离肛门1cm处可见3×2cm创面,脓液覆盖,周围红肿、压痛、双侧阴囊明显肿大,部分阴囊皮肤晦暗,可闻及明显恶臭味,阴囊触痛、透光试验阳性。血糖:24.8mmol/L。空腹胰岛素测定:3.23mIU/L,入院诊断:1.肛瘘;2.肛周脓肿;3.阴囊脓肿;4.阴囊皮肤坏死;5.会阴脓肿;6.2型糖尿病。
2018-11-30行肛瘘切除术+阴囊坏死切开清创引流术,术中增加诊断:阴囊坏死性筋膜炎。术后予加强抗感染治疗、消肿、胰岛素降糖等措施。2018-12-3日开始高压氧治疗,压力2.2ATA,每日一次,治疗2次后症状加重,12月5日患者诉双侧腰部肿痛明显,皮肤张力高,伴皮温高,压痛及可疑反跳痛,肿胀明显。临床考虑双侧腰、腹部、腹股沟坏死性筋膜炎,于2018-12-5 16:30行双侧腰、腹部、腹股沟坏死性筋膜炎切开清创引流术,术后常规降糖、抗感染、控制低蛋白血症、纠正贫血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12-6日重新高压氧治疗,压力2.6ATA,每日1次, 12-21日患者病情稳定行会阴部、阴囊、腹股沟及双侧腰腹部慢性溃疡创面修复缝合术,彻底清除坏死皮肤、皮下脓液、坏死的组织及筋膜,并留置多根引流管,部分负压引流。2019-1-8日摘除负压引流,1-9日又重新高压氧治疗,压力2.6ATA,每日一次,1-12日患者双侧腰腹部缝合处无渗出,能坐起,轮椅送来高压氧治疗,改高压氧压力为2.2ATA,每日一次,2019-1-20日双侧腰、腹部、腹股沟创面基本愈合,阴囊创面皮肤仍缺损约6×7cm。2019-1-30日阴囊创面皮肤缺损约3×4cm,局部大量肉芽组织增生及疤痕覆盖,1-31日停止高压氧治疗,行阴囊慢性创面修复术+带蒂复合组织皮瓣成形术+皮瓣移植术,术后创面持续负压引流,常规降糖、抗感染,2-16日患者血糖控制平稳,阴囊术口愈合基本完全,皮瓣血运良好,皮下无波动感,无触痛出院。
二 高压氧治疗流程及病情转归:
三 高压氧治疗机理:
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系统受到抑制,需氧菌、厌氧菌和混合菌引起的软组织坏死性感染日益增多,坏死性筋膜炎在深筋膜层内呈进行性快速蔓延,伴有皮肤和皮下组织继发性坏死,疾病的发展具有不可预见性,可无痛或轻痛快速爆发严重系统败血症。早期、正确、有效的外科清创术是坏死性筋膜炎治疗的基础,外科手术+抗生素+高压氧综合治疗才能带来更好结果,高压氧可增加组织氧分压,收缩血管,减轻受感染区域的水肿,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增加白细胞的活性,减轻了全身中毒反应,阻止坏死性感染进一步扩大,改善总的预后。
四 建议:
该患者总共做了30次高压氧治疗,其中13次为2.6ATA、17次为2.2ATA(1次/天),早期2.6ATA超高压力对控制感染、挽救生命方面,较常规压力更有意义。在参考文献中高压氧治疗建议使用2.8-3.0ATA,尽量不低于2.4ATA,甚至采用“3日7次”疗法,但一天2-3次的高压氧治疗,需要与临床、护理等协调好,该患者在第二次创面修复,置引流管约18根,部分负压引流,19天内反复和患者、医护沟通均未能进行高压氧治疗,略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