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单位:
为促进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领域新理念、新知识及新进展的传播,分享新技术的应用及实践成果,增进广大同道的交流和合作,推动中国康复医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根据中国康复医学会2024年度活动学术计划,定于2024年7月19-21日在福建厦门举办2024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六届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论坛(会议编码:XSHD2024-086)。
本次学术大会以“检测调控融合,协同精准创新”为主题,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出席并作主旨报告,分享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领域的国内外新进展;同时设置多个分论坛;学术论文交流及“脑康复与脑健康促进”科普竞赛等。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
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
承办: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厦门市第五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
协办:
福建省康复医学会
厦门市医学会
厦门市康复医学会
福建省医务志愿者协会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香港教育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
顾 问: 方国恩 牛恩喜
名誉主席:陈立典 彭明强
大会主席:吴 毅 燕铁斌 单春雷
执行主席:黄继义 刘 楠
陶 静 龚启勇
秘书长: 胡瑞萍 季相通
副秘书长:张文豪 雷 蕾 孙宏毅
学术委员会(按姓氏拼音排序)
主 席:许东升
副主席:
陈智轩 陈 真 何晓阔 兰 月 宋海庆 沈 滢
薛偕华 袁 华 袁逖飞 张立新
秘书长:胡瑞萍
委 员:
陈文莉 冯海霞 胡昔权 洪永锋 华续赟 金冬梅
刘宗建 刘 浩 刘中良 刘 华 梁佩鹏 陆 敏
倪 隽 庞国防 任彩丽 宋 涛 王 朴 王长明
王 鹤 王 鑫 吴 文 汪待发 杨初燕 郑 重
张丽霞 张立宁
组织委员会(按姓氏拼音排序)
主 席:何晓阔 倪国新 郑 重
副主席:江浩清 李 明
阙秀琴 张百祥
秘书长:季相通 雷 蕾 孙宏毅
委 员:
毕研贞 陈 斌 陈建周 陈新元 郭奋进 郭小伟
洪培昆 华何柳 黄龙生 黄 平 童洪旺 胡恕香
高丽丽 纪家武 卢 毅 廖秋菊 赖宏忠 李少维
李 成 邱 莉 苏荣华 温卫友 王 彬 王志勇
吴 帆 徐世友 叶建荣 谢明辉 薛炜翔 余先晖
朱启平 张惠梅
二、时间与地点
1.会议时间:2024年7月19-21日
2.会议地点:厦门集美湖豪生大酒店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立功路121号)
三、参会人员
全国康复、神经、影像、心理及精神医学等相关医疗人员,从事电生理、神经科学的研究人员,脑成像、脑电及神经调控等相关仪器研发的技术人员。
四、会议内容
详见附件1。
五、报名注册
注册类型 | 金额(元/人) | 备注 |
会议注册费 | 1200 | |
学会会员 | 1000 | |
学生 | 600 | 凭有效学生证 |
a.大会不统一安排住宿,食宿及交通差旅费用按规定回单位报销。
b.取消注册与退款规定:因故不能参加会议,可取消注册,并向秘书处申请退还已缴纳的注册费;取消注册和申请退款须以书面形式进行,2024年7月5日后不再办理退款手续。
缴费方式:
1.请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注册缴费
缴费网址:https://mm.sciconf.cn/cn/minisite/index/23523
2.银行汇款方式
户 名:
中国康复医学会
账 号:
112303010400039270000000043
开户行:
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和平里支行
转账时请务必填写备注:
脑功能年会+学员姓名+手机号,信息不全将无法获取学分。
本次会议所有发票为电子票,将在缴费一周后,通过短信链接的形式发送至您填写的手机号。(微信扫码支付的参会代表可扫描二维码,选择个人中心-登录-发票下载)
六、温馨提示
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及副主委以上成员请亲自参会,确保到会率。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成员请按时参会,特殊情况请向主任委员请假。
七、联系方式
会务联系人:
季相通 15195967998(微信同号)
财务联系人:
王 鹏 15201021568(学会财务)
附件1:日程安排
日程安排
工作会议
时间 | 内容 | 会场 | |
7月19日 | 19:00-20:00 | 脑功能检测与调控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 | 厦门集美湖豪生大酒店二楼多功能厅 |
19:00-21:00 | 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 科普工作会议 | ||
21:00-22:00 | 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 青年工作会议 |
主旨论坛
时间 | 内容 | 会场 | |||
7月20日 | 8:30-9:00 | 开幕式 | 厦门集美湖豪生大酒店二楼多功能厅 | ||
时段 | 内容 | 讲者 | 单位 | ||
9:00-9:30 | 中医康复结合神经调控技术的研究 | 陈立典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
9:30-10:00 | 大数据、人工智能在脑科学领域的应用 | 杨晨晖 | 厦门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 ||
10:00-10:30 | 影像学检查和神经调控技术在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 吴毅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10:30-10:40 | 中场休息 | ||||
10:40-11:10 | 慢性意识障碍的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 | 何江弘 | 北京天坛医院 | ||
11:10-11:40 | 神经调控技术应用进展 | 谢宗勋 | 长庚大学医学院物理治疗系复健科学研究所 | ||
11:40-12:10 |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igh-Definition 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r | Abhishek Datt | The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 | ||
12:10-12:40 | 学术研讨 |
神经调与康复分论坛
第一节 | 主持人:刘雅丽 殷稚飞 | ||||
时间 | 内容 | 讲者 | 单位 | 会场 | |
7月20日 | 13:30-13:50 | 脑机交互神经增强技术应用:神经调控3.0 | 许东升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厦门集美湖豪生大酒店二楼集美厅 |
13:50-14:10 | 神经重症后意识障碍的脑功能评估 | 陈真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
14:10-14:30 | 经颅磁刺激联合因果推断分析揭示言语产生因果性机制的研究 | 刘汉军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14:30-14:50 | 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脑功能的影响:基于fNIRS和脑电的研究 | 兰月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
14:50-15:10 | 中场休息 | ||||
第二节 | 主持人:沈霞 周君 | ||||
15:10-15:30 | 脑卒中康复的神经调控治疗 | 宋海庆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
15:30-15:50 | 基于CPPC技术原理的脑卒中TMS治疗 | 高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15:50-16:10 | MEP募集曲线:评估皮质-脊髓兴奋性的可靠指标 | 刘浩 |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 ||
16:10-16:30 | 脑可塑性机制与神经调控的“点-线-面”干预策略 | 华续赟 |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 | ||
16:30-16:50 | 脑机交互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康复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 陆蓉蓉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16:50-17:10 | 学术研讨 |
电生理与影像康复分论坛
第一节 | 主持人:高天吴 王鹤 | ||||
时间 | 内容 | 讲者 | 单位 | 会场 | |
7月20日 | 13:30-13:50 | 精神疾病脑检测指导下的无创神经调控治疗应用 | 郑重 | 华西医院厦门分院 | 厦门集美湖豪生大酒店二楼园博厅 |
13:50-14:10 | 意识障碍的电生理特征及临床意义 | 王长明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
14:10-14:30 | 脊髓损伤电生理评测与调控 | 王红星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
14:30-14:50 | 基于TMS的神经电生理技术在神经康复中的临床应用 | 沈滢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14:50-15:10 | 经颅超声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 王朴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 ||
15:10-15:30 | 卒中后肩痛的TMS治疗 | 袁华 |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
15:30-15:50 | 中场休息 | ||||
第二节 | 主持人:张丽霞 宋涛 | ||||
15:50-16:10 |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神经调控技术与初步应用 | 隆晓菁 | 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 | ||
16:10-16:30 | 精神影像引导TMS神经调控技术与进展 | 幸浩洋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16:30-16:50 | 疼痛通路与调控的脑脊影像研究 | 孔亚卓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
16:50-17:10 | 基于个体化脑图谱的无创深部电刺激技术研究进展 | 蔚鹏飞 | 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 |
脑功能检测与神经调控新技术论坛
第一节 | 主持人:杨初燕 吴文 | ||||
时间 | 内容 | 讲者 | 单位 | 会场 | |
7月20日 | 13:30-13:50 | 传统运动疗法与老年健康 | 陶静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厦门集美湖豪生大酒店二楼华侨厅 |
13:50-14:10 | TBS对卒中后注意障碍的影响及初步机制 | 陆敏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
14:10-14:30 | 神经调控在失语症康复的应用 | 胡瑞萍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14:30-14:50 | 迷走神经刺激在呼吸与吞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 倪隽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14:50-15:10 | 中场休息 | ||||
第二节 | 主持人:刘中良金冬梅 | ||||
15:10-15:30 | CARF在康复日常工作管理相关的应用探讨 | 杨珊莉 | 福建省康复医院 | ||
15:30-15:50 | 基于神经调控机制的昏迷促醒治疗 | 冯海霞 |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 | ||
15:50-16:10 | 经颅磁刺激技术在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王鑫 |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 ||
16:10-16:30 |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原理与发展 | 汪待发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16:30-16:50 | 经颅交流电刺激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 王芳 | 南京沃高医学中心 | ||
16:50-17:10 | 脑机接口技术在意识障碍中的临床研究 | 赵敬璞 |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17:10-17:30 | 学术研讨 |
时间 | 内容 | 主持人 | 会场 | |
7月20日 | 14:00-17:30 | 第三届“脑康复与脑健康促进” 科普大赛 | 许东升 冯海霞 | 厦门集美湖豪生大酒店二楼嘉庚厅 |
14:00-17:00 | 青年论坛暨论文交流 | 兰月 华续赞 | 厦门集美湖豪生大酒店二楼鳌园厅 | |
7月21日 | 8:30-11:30 | 机构探访 | 厦门市第五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 |
附件2:
学术论文交流须知
本次会议设有青年论坛,现向广大青年学者(要求第一作者年龄45岁以下)征集稿件。征文主题范围: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相关临床或基础研究。欢迎各位青年才俊踊跃投稿!
一、征文要求
1. 投稿要求为原创性(勿投综述类文章)论文摘要,未在正式刊物发表,未在其他全国性学术会议公开交流。
2. 投稿全文不超过1000字(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正文及标点符号等),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4个部分。
3. 投稿要采用文字表述,不要附图或表,需注明作者姓名、职务职称、工作单位、联系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手机)、E-mail地址。
4. 投稿格式规范:① 题目三号黑体居中;② 作者姓名小三号楷体居中,两字姓名中间空一全角格,作者之间用逗号区分;③ 作者单位按省名、城市名、邮编顺序排列,五号宋体居中,全部内容置于括号之中,作者单位与省市名之间用逗号,城市名与邮编之间空一全角格;④ 征文投稿版式和页面设置要求:用“.docx”格式保存文档,全文单倍行距,A4纸竖排;页边距:上3.5cm、下2cm、左2.5cm、右2.5cm。
二、投稿注意事项
1. 投稿要求内容详实、新颖,具有学术交流价值,数据真实可靠,逻辑严谨,文字表达准确精炼,严禁抄袭和造假。不得涉及保密内容,文责自负。
2. 每篇投稿应有第一作者简要介绍,包括作者姓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电子邮箱等,随附后面。
3. 投稿通过网上提交电子版,不需提交纸质文稿。
4. 以第一作者身份提交的投稿不超过两篇。
三、截稿时间
投稿截止日期为2024年6月30日24:00。
四、投稿方式
论文稿件发送至邮箱gzsykfk@163.com,邮件标题请注明“2024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六届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论坛+姓名”。
五、稿件评审
经大会专家评审,会议录用论文作者可被邀请至青年论坛现场发言,颁发录用证书。
六、温馨提示
本次论文征集免费。
七、联系方式
林 拓 15915839128
附件3:
第三届“脑康复与脑健康促进”科普大赛须知
各有关单位:
为积极推动脑康复与脑健康科普知识的普及,增进公众对大脑主导机体运动的理解,推广先进的脑功能检测方法和精准的神经调控技术,普及科学用脑、科学健脑的理念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大民众,同时培养一批具备社会影响力的新时代康复科普人才,以实际行动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将举办第三届“脑康复与脑健康促进”科普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
二、时间与地点
1. 报到时间:2024年7月19日
决赛时间:2024年7月20日
2. 竞赛地点:厦门集美湖豪生大酒店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立功路121号)
三、参赛对象
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相关从业人员
四、竞赛内容
(一)具体参赛要求
1. 报名条件:团体与个人均可参赛,职称不限,鼓励青年康复工作者积极参与,学生仅限各高校学校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参赛。
2. 参赛主题内容:参赛作品内容应围绕脑康复和脑健康促进,主要为脑损伤和脑疾病相关的前沿脑功能检测技术、神经调控技术、脑康复治疗技术、中西医结合脑康复、全过程脑康复等相关主题,面向公众普及健康知识、方法和技能,主题选项包括但不限于:
1) 认识脑、观测脑的脑功能检测手段如脑成像技术、神经电生理技术等以及精准神经调控手段和康复治疗技术如经颅磁刺激(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等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和临床效果;
2) 立足现代科技发展,对各种脑损伤、脑疾病或精神障碍后的预防预警、早期康复和全过程康复;
3) 人群亚健康预防与健康促进,以及脑康复过程的社区和居家管理;
4) 利用传统功法和中医药的脑康复和脑健康促进。
(二)参赛作品具体要求
1. 短视频
1) 原创且未正式发表的短视频作品;
2) 画面清晰,曝光与色彩正常,发音清楚,需呈现中文字幕;
3)含完整的片头与片尾(须出现作品名称,但不得出现作者姓名与单位信息);
4) 时长3分钟内,提交MP4格式的1080P高清影像;
5) 签署版权协议书并扫描,与作品一同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2. 微文
1) 原创且未正式发表的微文作品;
2) 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生动形象,图文并茂,排版整洁、美观,具有科学性;决赛参赛表现形式为朗读作品(3分钟);
3) 作品中的图片必须原创,遮挡患者面部,不可出现大面积皮肤裸露;须出现作品名称,但不得出现作者姓名与单位信息;
4)字数<2000字,请自行排版,提交图片格式(.JPG),每份作品仅限1页,要求尺寸1∶1,请合理安排字数、字号及图片,体裁不限;
5) 作品请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3. 配乐音画
1) 原创且未正式发表音画作品;以配乐、解说和图画的形式,展现作品;
2) 画作可为系列或连环图画,有时间变化特征,生动有趣,画风不限,具有欣赏性和科学性;语音动听,简单易懂,口齿清晰,语言优美;
3) 作品中的图片必须原创,遮挡患者面部,不可出现大面积皮肤裸露;须出现作品名称,但不得出现作者姓名与单位信息;
4) 配音或解说时长控制在3分钟内,配音和解说MP3格式与画作JPG格式与版权协议书打包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4. 注意事项(请仔细阅读)
(1)参赛作品/作者出现以下任意一种情况,将取消竞赛资格:
1)作品中出现与名字、单位相关的任何文字与图片等标识;
2)采用的图片、视频、文字为网络侵权照片、网络文字或书本文字;
3)作品存在抄袭、舞弊情况;
4)同一名作者在同一类型竞赛中多次投稿;
5)同一作品投稿不同竞赛类型,即一稿多投。
(2)报名表信息、版权协议书内容与实际投稿作品名称信息均需一致,协议书需所有作者排序签名,协议书信息与报名信息、实际投稿作品信息不符者,稿件视为无效稿件。竞赛期间不允许修改作品相关信息,一律以版权协议书内容为准。请投稿前仔细核对相关信息。
(3)所有参赛作品的团队成员人数不可超过5人。
(4)同一参赛选手只可投稿一份作品;每个作品只能是三种形式中的一种。
(5)所有参赛选手须与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委员会签署版权协议,获奖作品版权归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所有,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拥有此次大赛的最终解释权。
(6)参赛者须拥有作品的著作权,并获得作品中所包含人物的肖像权使用许可和其它必要的许可,同时须保证上传的作品不侵犯任何第三人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商标权等其他合法权益,否则由此而所产生的一切纠纷、责任由参赛者承担,若给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造成损失,应由参赛者全部赔偿。
(7)严禁抄袭、舞弊行为,如有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任何人发现本次活动参赛作品有侵权嫌疑,请及时与大赛组委会联系。大赛组委会将于第一时间处理并核实,一旦确认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把相关投诉转送至参赛者,由参赛者自行解决相关投诉并承担费用。
(8)参赛作品的申报材料一律不予退还,参赛者请自行备份。
(9)竞赛组委会拥有本次大赛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凡提交作品的作者与单位均被视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项规定。大赛组委会拥有该作品著作权及其有效期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权。
五、参赛注册
本次竞赛免费。参赛选手需扫描以下二维码完成线上报名(报名截止时间:2024年6月30日24:00)
竞赛报名
参赛时间节点
1. 报名阶段:2024年6月30日24:00前截止报名。
2. 预赛阶段:2024年7月10日24:00前截止征集稿件。
请于2024年7月10日24:00前将参赛作品和版权协议书(协议书需所有作者按顺序签名并盖好公章扫描PDF)一同打包,并完成投稿附件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版权协议书:第三届“脑康复与脑健康促进”科普大赛参赛作品版权使用协议书.docx
3. 决赛阶段:2024年7月20日下午15:00,地点为福建厦门,现场展示作品。
六、颁发证书
本次大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获奖选手将获得由中国康复医学会颁发的获奖证书。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
周 平 13917713491
邮箱:tikazhou1216@126.com
中国康复医学会
2024年6月21日
下载盖章版通知:关于举办2024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六届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论坛的通知(第二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