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学术 >> 通知公告

    关于《2025中国康复医学会综合学术年会高质量论文集》评审收录结果的通报

    发布时间:2025-10-21 10:34

    各分支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康复医学会,各单位会员:

    为充分发挥高端学术会议的引领辐射作用,促进我国康复医学学术繁荣,推动康复医学事业蓬勃发展,2025中国康复医学会综合学术年会面向社会开展了学术论文征集活动,得到广大康复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和踊跃投稿。经过专家评审,学会审定,共遴选出222篇论文,收录到《2025中国康复医学会综合学术年会高质量论文集》(名单见附件)。学会将持续推动康复医学学术交流与科研创新,鼓励广大康复科技工作者创作出更多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推动康复医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附件:

    《2025中国康复医学会综合学术年会高质量论文集》名单


    序号

    所有作者

    论文题目

    第一作者单位

    1

    吴温温,陈赛赛,朱晨曦,陈鸿宾,刘楠

    运动训练介导的SIRT3表达对大鼠脑缺血后线粒体功能和神经重塑的作用机制研究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2

    杨玲,钱雪,王庆雷,王洁,徐雯婕,王彤,郭川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患者脑区激活与功能连接分析

    德安医院

    3

    刘如霞,张瑜

    一种微创、精准的神经调控技术用于改善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

    天津医科大学

    4

    甄志平,张伟南,薛亚奇,郭美彤

    游泳运动提升前扣带回皮层突触可塑性改善Shank3基因敲除大鼠社交障碍

    北京师范大学

    5

    田泽坤,冯小军

    经颅直流电刺激恢复Mlst8介导的自噬稳态发挥对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效应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6

    李瑜琳,吴毅,林秀云,谈笑冰,张熙,卢杉,孙莉敏

    功能连接特异性脑图谱增强年龄预测:基于STN脑网络的连接组预测模型研究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7

    黄科

    经颅交流电刺激介导Camk2g调控神经元焦亡在脊髓损伤功能修复中的作用与分子机制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8

    夏青

    基于“双角色-三阶四驱”模式的《运动疗法学实验》教学创新设计

    天津中医药大学

    9

    匡桂莹,郑丹昊,王兴华,刘龙,熊念,姜发纲,王杰

    肉毒毒素联合肌切除术用于难治性眼睑痉挛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疗效及皮层可塑性分析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

    10

    郑金坤,游菲,刘炼,徐继龙

    “1+5+N”智能化康复平台构建及其对康复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

    武汉市中心医院

    11

    于洋,王方永

    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及功能连接特征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12

    胡馨雨,蔡红卫,熊念

    基于昼夜节律固定模式电针激活SCN-DMH环路增强RORα信号通路改善帕金森病的神经炎症和运动障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13

    赵梓钧,朱晨曦,陈海媚,陈鸿宾

    运动训练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重塑和 血管再生的机制研究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14

    黄颖莹,毕霞

    Fe304纳米颗粒协同经颅磁刺激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上海中医药大学

    15

    雷迈,胡才友,林卫,陈诗文,陈满

    广西康复医学资源现状调查与对策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

    16

    王嘉,刘秋嫣,董晓阳

    三叉神经电刺激通过AMPK/SIRT1/NRF2信号通路减轻创伤性脑损伤神经元铁死亡的关键机制研究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7

    夏青,何文杰

    基于星形胶质细胞转分化的不同干预方法改善脑缺血小鼠神经功能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天津中医药大学

    18

    涂美

    阶梯式阻力步行训练改善帕金森病步态的功能性研究:基于下肢肌群协同激活模式的EMG证据

    绵阳市中心医院

    19

    蒋雨涵,王国泰,唐怡,吴晨旸,李孟蓝,王胜

    基于“肝主疏泄”理论的中医情志干预联合肠道微生态调节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康复中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陕西中医药大学

    20

    刘秋嫣,王嘉,董晓阳

    Orexin-A 通过 OX1R / Nrf2信号通路减轻创伤性脑损伤中氧化应激和神经元铁死亡的关键机制研究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1

    张蓉,李林锋,公维军

    运动训练通过减轻氧化三甲胺(TMAO)诱导的炎症,延缓与年龄相关的认知衰退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2

    程明,肖云燚

    单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脑区激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

    23

    袁雅欣,欧阳增强

    脊髓电刺激联合多模态综合康复对神经病理性疼痛伴步行障碍的影响:一例病例报告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24

    刘芳芳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联合血栓弹力图对康复科神经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预测价值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5

    孟德涛,魏妍平,黄心雨,程子豪

    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脑梗死患者进行物理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回顾性分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26

    龙乾发,杨浩,苗宇

    MSC-EVs跨器官调控机制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精准康复中的应用

    西安市中心医院

    27

    宋凯,刘广,王金伟,刘雪丽,程洁,马丹丹,张虹

    电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惧大鼠杏仁核小胶质细胞炎症与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28

    张婷婷

    温阳隔物灸联合动态干扰电治疗颈源性失眠的疗效观察

    武汉市中心医院

    29

    钱锦,梁冲,杨唐柱

    镜像疗法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手套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研究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昌医院

    30

    樊留博,刘宝华,罗咪咪,张露丁,王明慧

    基于B/M型超声数字化评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咽期时序与形态学特征的临床研究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

    31

    刘鹏程,王娟,屈萌艰,刘静,周君

    康复治疗专业实习生职业认同感提升路径初探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32

    刘铁军,孔丽丽,吴小燕,董婕,孙凤龙

    DRG付费模式下康复临床融合路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IC29组)患者综合效益的影响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33

    赖桂花,李萌萌,尹林伟,屈萌艰,曾亚华,付佳,刘海迪,王娟,谭金曲,周君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大鼠Warburg效应和肺泡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34

    李贝贝,高杰

    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方案在心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35

    田泽坤,冯小军

    经颅直流电刺激通过恢复Mlst8介导的自噬稳态发挥对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效应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36

    霍扬,盛威,肖美华,何宇,张俊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组合的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疗效的观察

    鄂州市中心医院

    37

    孔嘉瑶,王俊

    在康复治疗师培养过程中融入伦理理念的研究

    上海健康医学院

    38

    张亚豪,安军明

    不同针灸治疗方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Meta分析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39

    齐燕,苏 荣,何易培,师东良

    纳米发电丝线修复前交叉韧带本体感觉的大脑机制研究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40

    蓝悦,黄曦妍,毛庆友,钟海鹂,肖秋怡,郑小春,谢秋幼

    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对脑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41

    闫雪,桑玮,刘若云,陈彦仲,李佳明,赵丽

    基于家庭的远程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北京体育大学

    42

    朱冉冉,石国栋,屈潘英,焦瑞,杨航,何春艳,胡心宇,王媛,吴正函,周念婷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HIV相关脑白质病变认知障碍的案例报告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43

    马悦,石国栋

    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对卒中后疼痛的疗效及脑网络机制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44

    谢惠敏,黄丽萍,贾子善

    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执行平衡任务时的大脑皮层重塑:一项基于fNIRS及穿戴式传感器的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45

    王阳,高俊丽

    互动式头针下运动-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应用实践

    汉中市中心医院

    46

    钱雪

    基于fNIRS技术的卒中后焦虑患者脑网络特征分析

    常州市德安医院

    47

    张依琳,邵权威

    虚拟现实康复技术联合传统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长期重建的临床研究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

    48

    俞祎凡,高雨佳,欧阳增强,黄昕炜,黄汉东,牛文鑫

    踝关节外骨骼助力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的疗效及机制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49

    周莹颖,王丽华,张慧,金建平,李文怡,徐金能

    四肢联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心肺功能和下肢功能的临床效果研究

    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0

    鲜朋江

    fNIRS探究tVNS技术对脑卒中后MCI患者脑皮层活动的影响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1

    刘鹏程,屈萌艰,黄夏荣,刘红雅,伍琦,孙光华,刘静,周桂娟,周君

    基于信息化系统的全流程精准康复评估在康复医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分析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52

    肖银姑

    中医康复结合虚拟现实(VR)技术在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与步态训练中的沉浸式干预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3

    蒋泰文,罗金源,李伟坤

    全身振动训练联合上肢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肌力及关节活动的恢复分析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54

    李林锋,公维军,张蓉

    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延缓衰老相关认知功能障碍效果及 TMAO -NLRP3 炎症机制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55

    王婧荣,叶子云,卓秀建,张广豪,陈红,孙斌,肖武,肖燕平

    2024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案例大赛成绩分析与启示

    赣南医科大学

    56

    肖燕平,王婧荣,叶子云,卓秀建,张广豪,孙斌,唐卫东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病例特点分析

    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7

    李悦,杨玉霞,沈志全,闫馨月,胡欣欣,倪晓光

    基于子午流注理论运用揿针早期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疗效观察

    沧州市中心医院

    58

    傅丽媛,邱继文

    康复教学试题库建设--基于康复评定学试题库的建设效果初探

    天津中医药大学

    59

    刘夏花

    左侧迷走神经磁调节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促进作用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60

    蒋慧依,周煜达,邱纪方

    基于视觉反馈的脑机接口技术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系统综述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浙江康复医疗中心)

    61

    肖冶平

    基于体感游戏的镜像疗法在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重建中的应用研究

    沈阳体育学院

    62

    李沁,黎思岐,夏鑫,刘佳妮,常敬鹏,冉丽,贾小飞

    高压氧治疗同步主动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63

    岳慧

    基于患者教育的疼痛康复护理模式在疼痛科的探索与实践

    郑州四六〇医院(原空军医院)

    64

    徐骁

    康复机构学科建设与质量控制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成效评价:以区域康复专科医院为例

    昆明长和天城康复医院有限公司

    65

    林兴钻,阿米拉库阿提,崔国庆

    低强度脉冲超声激活PIEZO1抑制肩袖撕裂后肌肉脂肪浸润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66

    韩爽,赵珍珍,白莹,杨子康,赵思宁,原婧然,褚晓蕾,李奇,邢政

    基于全息神经调控的靶点镇痛:TEAS协同运动疗法重塑拇指腱鞘炎无痛康复范式

    天津体育学院

    67

    陈褚,袁锟,崔志明

    OGT/FoxO1/EGR1信号轴在年龄相关性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与病理进展研究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68

    尹林伟,黄夏荣,刘静,王金玲,李萌萌,廖阳,牛尚博,钟培瑞,周君

    脉冲电磁场通过打破炎症-软骨降解循环改善老年膝骨关节炎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69

    黄玙嘉,时会娟,李翰君

    跑者髌股关节痛风险的多因素评估:运动医学与康复视角

    北京体育大学

    70

    彭超,刘帆,方晨,熊志超,涂珊珊,应得霞

    动态任务下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脑激活特征研究——一项基于fNIRS的探索性研究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71

    刘子源,钱菁华

    肌筋膜释放对髌腱末端病运动员运动表现即时效果的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

    72

    康光涛,姜财,徐泳怡,夏丽彬,苏清平,涂雪灵,范文娟,林忠华

    早期不对称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中老年人步态及 下肢生物力学的影响

    福建中医药大学

    73

    王凡嘉,王楠,廖振华,郑进波,朱泽振,牛文鑫

    老年女性下行运动束结构完整性及肌肉特征与肌少症诊断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74

    杨其昊,王雪强

    基于加速度计测量的“周末战士”型身体活动与新发抑郁症和焦虑症之间的关联

    温州医科大学

    75

    李鸣,顾紫道,李冰,姜相,丁巧方,陈斌,金燕军,张卓琼,仲荣洲

    超声引导经皮肌腱松解术在股骨骨折术后早期异位骨化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76

    戴之航,钱菁华

    运动控制指导训练对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肌力、平衡能力与疼痛的影响

    北京体育大学

    77

    王新宇,李力,乔丹,余汶静,濮丽天,沈颖,邓钦元

    适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改良 ASM 预测方程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78

    郑银花,李贞兰,程士欢,徐萌萌,李志东,董庆君

    基于多组学整合分析挖掘脊髓损伤缺氧相关基因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79

    赵国彤,丁宇,王海军

    高能激光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多维度疗效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80

    王璐怡,蒋金金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外周刺激治疗慢性腰痛的疗效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学院

    81

    刘涵姝,任栓成,胡志安,熊念

    两条平行的黑质纹状体亚环路介导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促觉醒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82

    王钰静,侯艳红,陈晓菲

    首次心率变异性与心理症状严重度对焦虑障碍康复程度的预测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83

    薛夏利,崔国庆

    关节镜手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修复肩袖全层撕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84

    杨锐,徐梦,杨一帆,毛红秀,丁桃,孟繁媛,徐婧

    临床实习对康复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一项多维度评估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

    85

    王欣荣,王亚男,张恩铭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功能训练对慢性颈痛的干预效果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

    86

    杨杰,周玉林,刘卉

    业余跑者FMS深蹲动作质量对跑步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

    北京体育大学

    87

    阿米拉·库阿提

    体外冲击波高频短程方案治疗肩袖部分损伤的队列研究及临床应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88

    黄费,曾连林,李阳安,蒋晓倩,李欢,胡可慧

    基于NHANES数据库开发和验证中青年高盐饮食者肌肉减少症风险的预测模型

    遂宁市中心医院

    89

    陶金

    加速康复外科理论在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性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90

    张婉琪,万祥林

    负跟鞋对女性髌股关节痛跑者主观痛感及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的即刻影响

    北京体育大学

    91

    徐泳怡,李雅萍,徐盼,姜财,林忠华

    不同损伤等级半月板患者的步态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一项横断面研究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

    92

    王伟鸿,徐锋,王利勇,赵焕彬

    患胫骨骨膜炎的新兵足底压力分布与步态特征

    沧州市人民医院

    93

    罗金源,蒋泰文,李伟坤

    低强度聚焦超声联合肌骨超声引导下复方倍他米松精准注射对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94

    杨锐,杨一帆,丁桃,吴屹然,王谋,王谋,张兴玉,徐梦,徐婧

    昆明市低龄学生脊柱侧凸患病率调查及其与生物力学因素、椎旁肌形态的相关性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

    95

    旦增达瓦,詹创宇,孙镭,马云茹

    性别因素对ACL损伤危险动作关节和肌肉运动学的影响——基于手机视频与生物力学仿真分析

    福建医科大学健康学院康复医学系

    96

    王松燚,姚安乐,刘远新

    神经肌肉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康复疗效的Meta分析

    西安体育学院

    97

    刘睿康,刘巧灵,胡强,南睿星,何健,杨锦洳,张嘉琳,杨光,夏晓萱,吴永超

    大语言模型回答肌骨康复临床问题的能力与应用前景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98

    李婉婷

    全身振动训练在慢性跟腱炎运动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沈阳体育学院

    99

    王阳,高俊丽

    腕踝针同步循经弹拨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汉中市中心医院

    100

    时旺然,刘翠鲜

    软护踝和肌内效贴对慢性踝关节不稳人群静态平衡的即刻影响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

    101

    商喆,徐赵彤,马玉宝

    肌内效贴联合开闭链运动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102

    全仁夫

    症状性陈旧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SCOVF)的治疗方式选择与快速康复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

    103

    郭美彤,吕秉宸

    基于计算视觉技术的大学生体态评估关键技术探究

    汕头大学

    104

    付丽敏,甄志平

    体卫融合模式下SAHP对女大学生体质与生活质量干预的实验研究

    河北体育学院

    105

    张寅,王诚,孙李慧子,王永萍,钱聪,汪贻杰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基于SOAP模式与ICF框架的多学科协作康复体系构建与疗效验证:一例前瞻性案例研

    上海市第二康复医院

    106

    段好阳,于鹳,井于玲,李贞兰

    泥蜡疗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观察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107

    刘芳芳

    基于ChatGPT-4与原位模拟相结合在康复护理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08

    彭艺,傅升星,时会娟,张新,刘卉

    老年女性握力和足趾屈曲力的年龄差异及其与跨越障碍物时动态稳定性的关系

    北京体育大学

    109

    王强,邱天诚

    肌肉能量技术联合体外冲击波对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合肥师范学院

    110

    黄彬睿,万祥林

    不同刚度护膝对足球运动员ACL损伤高危动作时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

    北京体育大学

    111

    张大冬,张全兵,周云,钱露,张永卿,卢茜,王永召

    体外冲击波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膝关节挛缩的随机对照研究:一项多维度疗效评估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12

    许亚婷,孟木琳,陈一栋,杨雯

    “两栖青年”健康状况分析及康复干预建议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113

    徐雪迪,赵凯,陈和木,高晓平

    脑机接口联合上肢康复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14

    樊留博,刘宝华,罗咪咪,张露丁,王明慧

    导管球囊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下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

    115

    屈萌艰,李华民,付佳,乐昌昊,周君

    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卒中后上肢机器人康复模式特异性脑激活及临床决策研究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16

    张雨轩,黄秀秀,贾单单

    基于 COM-B 模型与机器学习的老年人身体活动特征画像:一项横断面研究

    上海体育大学

    117

    范文,王苏蔚,崔国庆

    Hug-Up 动作在冈上肌选择性激活中的优势——基于表面肌电图的冈上肌体格检查动作对比研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18

    刘华,冯殿臣

    单侧下肢振动训练对健康大学生双侧股四头肌力量的影响

    首都体育学院

    119

    洪梦茹

    “阶梯化与个体化相结合”的综合性康复护理方案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疗效观察

    郑州人民医院

    120

    李翔,郑薇亮

    基于脑电定量分析的脑卒中患者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神经机制研究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121

    刘华龙,王婷,傅丽琴

    2013年-2023年全麻术后患者口渴护理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浙江省人民医院

    122

    鲜朋江

    fNIRS探究rTMS治疗玫瑰痤疮的大脑皮层机制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23

    胡佳惠,胡晓红,刘静,韩梅

    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心肺康复方案的循证构建与应用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24

    刘超

    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四个月患者下肢协调性和可变性的影响研究

    天津体育学院

    125

    张保,刘梦君

    冲击波结合水中运动疗法在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治疗中的效果分析与临床应用研究

    十堰市太和医院

    126

    顾薛妍,李钰,韦翠翠,吴爱荣,程晶晶,宋金歌

    脊髓损伤者居家肠道自我管理现状调查及盆底磁刺激疗效研究

    同济大学

    127

    童蕾,黄凯希,江徽,周珊,朱慧芬

    专科护士主导的骨科免陪护模式中护理员分级管理实践及效果评价

    衢州市人民医院

    128

    童王亚,邹搏涛,万萍

    重启吞咽大门——一例环咽肌失弛缓患者的康复之旅

    上海中医药大学

    129

    王丽珊

    以SMART原则为核心的康复护理管理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肌少症合并衰弱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

    130

    张少娟,周思硕

    多模式镇痛结合康复护理对膝关节射频消融术术后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研究

    郑州四六〇医院

    131

    靳美娜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指导下康复护理对ICU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并发症的影响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132

    赵亦麟,邵铭杰,许锦涛

    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压痛阈值改变与踝关节本体感觉受损、静态平衡能力下降及患者自我报告结局相关

    苏州市立医院

    133

    张令玮

    颅脑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管理自我效能的潜在剖面分析及与症状负担关系

    大连医科大学

    134

    王雪云,陈美芬

    高强度间歇训练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温州医科大学慈溪生物医药研究院

    135

    王静,方宁

    基于机器学习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恶化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136

    周垚莹

    基于COM-B模型探究康复干预对老年骨折患者衰弱轨迹影响的实证研究

    衢州市人民医院

    137

    周垚莹

    基于COM-B模型的康复干预对老年骨折患者衰弱轨迹的影响研究

    衢州市人民医院

    138

    李冬眉

    老年高分级动脉瘤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现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39

    王明

    早期重症监护室床旁康复治疗配合肺呼吸训练对肺癌患者预后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兴安盟人民医院

    140

    程明,周雪

    FLS模式指导下的康复干预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患者的影响效果及对其ODI水平的改善价值分析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

    141

    郑志敏,符奋,陈仁,谢小欢,麦晓勤,黄春景,温梦玲,李春霞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 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142

    王芳,孙丽琴,郭丹,杜文萍

    《破解“最后一次骨折”魔咒: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衰弱管理的精准护理路径探索》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五医院

    143

    杨直,卿梅,张义娜,吴剑

    乳腺癌术后出血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144

    惠佩佩,刘静

    分级弹力带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肺功能及运动功能中的应用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45

    郭梦佳,陈卉萌,万祥林

    急性肌内效贴对偏瘫患者上楼梯代偿步态的影响—基于统计参数映射的髋关节运动分析

    北京体育大学

    146

    江睿杰,张其乐,吴成浩,黄秀清,吴小敏

    急性脑梗死患者海马萎缩与吞咽困难严重程度的关系

    衢州市人民医院

    147

    张青连

    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对功能性骨盆倾斜患者矫正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郑州四六〇医院(原空军医院)

    148

    刘敬敏

    整合心理技术的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睡眠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149

    赵海洋,周琴,官浩

    便携式手屈曲牵伸训练器研制及应用效果评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50

    谢静

    基于ICF框架的慢性疼痛患者"健康重塑"康复模式的构建与初步应用

    郑州四六〇医院

    151

    王静,李龙,王欣静

    1例ECMO联合IABP治疗Takotsubo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护理

    河南省人民医院

    152

    王金歆,尚昀林,唐欣,刘彤,张楠,卫玉洁,安小力,刘鸿翔

    机器人辅助下肢训练联合多模态VR对一例颅脑创伤后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的促醒效应:病例报告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153

    李小香

    多模式康复护理干预对慢性非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郑州四六〇医院(原空军医院)

    154

    朱苏瑞

    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的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55

    薛宇

    多模式干预在重症昏迷患者促醒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研究: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156

    范艳

    基于镜像神经元机制的康复干预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增效研究

    绵阳市中医医院

    157

    李雪梅,华锋凯,龚献莲,玉铭,毛珍芳,谭丽婷

    量化香蕉泥吞糊试验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摄食评估中的疗效观察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58

    赵彦利

    基于5E康复模式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锻炼效果分析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159

    赵海洋,刘佳琦,周琴,官浩

    肌肉能量技术联合静态渐进性牵伸技术在负压封闭二期植皮期间干预对烧伤后期功能重建的短期效果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60

    刘静,胡晓红,惠佩佩,韩梅,赵欣

    基于循证构建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肺康复综合方案及临床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61

    张亚妮

    基于Citespace的神经源性肠道的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62

    刘金凤

    1例大网膜脂肪肉瘤切除并发肠瘘多年患者的护理体会

    浙江大学附属浙江医院

    163

    欧阳贤婧,孙林峰,马文君

    1例先天性股骨滑车发育不良伴左髌骨复发性脱位患者三联术后的康复护理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164

    张香玉

    不同压力下负压冲吸式口腔护理对口咽期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观察与研究

    沧州市人民医院

    165

    乔麒

    针刀镜松解加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 治疗糖尿病型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市光华医院)

    166

    张思梅,张英,王春兰,滕金凤

    二元疾病管理理论结合心肺康复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苏州市立医院

    167

    刘志祥,龚萌,武庆彪,陈思梦,宋晓东,陶雅亭,张泽荣

    不同类型呼吸康复疗法对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肺通气功能、呼吸肌力量及呼吸困难程度改善的有效性:一项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168

    李佳,何俊

    低容量高强度间歇训练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对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常州市德安医院

    169

    宋蒙蒙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6周居家心脏康复的临床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170

    蒋劲嵩

    跨年龄组左心室致密化不全患者临床表型差异及NT-proBNP对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一项多中心队列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171

    刘佳昊,张罡星,朱德康,李朝龙,苏国栋

    “远程-社区-家庭”三级联动模式在长新冠呼吸-心脏共病基康复中的应用:于运动后不适(PEM)分层的节奏干预策略

    保定市康复医院

    172

    许文青,宋蒙蒙,赵桂玲,严健华,张婷婷,刘博,Doa El-Ansary,Roger Adams,韩甲,孟舒

    Improving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atients with a Home-based Online-Supervised Exercise Progra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173

    熊虎,肖小红,陈强,施慧

    高压氧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中的疗效观察

    上海中冶医院

    174

    王康乐,万芮含,彭佳乐,吴丽欣,周黄浩,许垲锋,刘昊,刘志臻

    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轨迹与认知障碍风险的关联:基于CHARLS的六年纵向队列研究

    福建中医药大学

    175

    蒋劲嵩

    中国人群的脂蛋白(a)浓度、Kringle IV-2重复拷贝数和心肌梗死风险:来自INTERHEART中国研究的见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176

    兰铭,陈小雨,郭琪

    血液透析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风险和长时间睡眠与肌少症的协同关联:一项多中心研究横断面研究

    天津中医药大学

    177

    李佳明,周博军,郭江浩,张诗岩,薛晓斌,王喆,王思奇,周彪,孟化

    体医融合协同康复实践:共促肥胖人群体重控制管理发展

    北京体育大学

    178

    王让让,徐芳,李响,张洪蕊,刘陵鑫

    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肺康复对重症肺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179

    高夫宁,杨畅,史一凡,刘智妹,张洪梅,孙耀金,狄思雨,陈爱国

    基于多模态神经调控的音乐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共同注意功能的眼动机制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180

    何乔,禄珊

    “Cardio-Nursing” 团队模式下永久起搏器术后康复的循证实践:一项行动研究

    西安交大笫一附属医院

    181

    钱靓,沈敏

    Cheneau矫形器联合八段锦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

    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

    182

    顾强,陈斯楠,谢安奇,黄洁,柴丹凤,吴琴琴,冯悦

    社区-家庭-医院联动康复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终末期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松江区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83

    赵珍珍,刘文杰,韩爽,刘璐,刘涛,宋西姊

    Schroth疗法对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的影响:一项单臂开放标签研究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

    184

    王大伟

    不同衰弱状态社区老年人的心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185

    黄洁,孙秀玲,许凯峰,孙雨萱,万芮含,陶澳泷,刘志臻

    揭示中国农村的“体力活动悖论”:职业性体力活动驱动总体力活动与认知的负向关联

    福建中医药大学

    186

    付丽敏,孔宁宁

    老年人群退行性大关节炎延缓干预的运动疗法: 社区适配型拍打健身操创编研究

    河北体育学院

    187

    赵桂玲,许文青,宋蒙蒙,韩甲,孟舒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心肺功能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上海体育大学

    188

    程明,左舜之

    早期肺康复锻炼联合体外膈肌起搏器对COPD呼吸机依赖患者成功撤机与呼吸功能的影响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

    189

    姚安乐,王松燚,刘远新

    非药物治疗改善乳腺癌后失眠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西安体育学院

    190

    宋佳,康德英,张中豪,邓玉洁,陈麦,夏蜓婷,杨阎稷希,朱伊丹,周思怡,汪琴,赵重阳,阮槟

    功能性HIIT训练与功率车HIIT训练对肥胖女大学生减脂效果的对比研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91

    韩子甲,王佳荣,何晓辰,田艺超,龚树辉

    手法干预对短暂性抽动障碍儿童颈椎结构及抽动症状的影响:自身前后对照研究

    河北医科大学

    192

    郑秋岗,陈锦东,刘赞

    运动干预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应用的研究全景:基于CiteSpace与VOSviewer的文献计量分析

    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93

    王小芳,贾倩芳,唐箐,马丙祥

    孤独症谱系障碍相关眼部特征:研究趋势与诊断潜力分析

    河南中医药大学

    194

    付挺远,韩雪晴,丁纪羽,冯紫琦,刘磊

    一种集成电疗、热疗和中药外敷的脊柱侧弯支具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安徽中医药大学

    195

    张森林,胡绍燕

    在预处理期间预防性使用利妥昔单抗显著降低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早期EBV再激活:一项834例患者倾向评分匹配队列的真实世界研究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196

    谢梦佳,陈宣合,王景信

    于气血理论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康复机制与临床研究

    河南医药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197

    何乔,王硕婕,陈如

    基于AI动态风险预警系统的心脏康复远程监测:多模态数据融合与临床验证

    西安交大笫一附属医院

    198

    何步梅,江彤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执行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199

    李明娣,顾琴

    家庭介入的环境富集对儿童获得性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促醒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研究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200

    刘芳芳

    肺部超声联合肺叶体表投影定位体位排痰对康复科气管切开重症患者气道廓清的应用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

    潘思颖,舒晴

    电针联合有氧运动经迷走神经-LXRα轴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研究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医学院

    202

    邱响,吕兰,王志勇,倪隽

    基于脑电分析的自主咳嗽与深呼吸皮层激活模式及功能网络差异研究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3

    齐硕,李志东,李贞兰

    胃癌术后患者口服营养补充联合早期康复功能锻炼可改善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204

    孙丽萍

    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有氧和力量训练对氧化应激及抗氧化状态的影响

    深圳市人民医院

    205

    张何威,花盛浩,夏薇,霍洪亮,顾琴

    基于CHD8-Notch通路识别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潜在治疗靶点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206

    吴艳红

    内脏手法治疗联合ERAS管理对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7

    张美霞,高苗

    西安市某三甲医院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8

    许双婷,徐静,陈小庆

    康养结合模式下社区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绵阳市中医医院

    209

    程明,张志强

    温针灸配合综合消肿疗法在妇科盆腔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水肿中的应用研究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

    210

    吴成浩,江睿杰,丁宇豪,黄秀清,吴小敏

    以成功拔管为导向的一例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重症肺康复实践

    衢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

    211

    王雪云,陈美芬

    抗阻训练联合有氧训练对冠心病患者康复影响的meta分析

    温州医科大学慈溪生物医药研究院

    212

    张森林,胡绍燕

    IL12RB1与SRP68复合杂合突变致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双基因致病病例报告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213

    许嘉莹,顾薛妍,宋金歌,程晶晶,齐燕

    上海市社区老年居民对认知障碍症康复预防的认知现状调研及影响因素分析

    同济大学医学院

    214

    顾薛妍,许嘉莹,宋金歌,程晶晶,齐燕

    社区认知功能障碍高风险老年人知信行现况及服务政策优化建议

    同济大学

    215

    仝一方

    ICF理念指导童趣化护理在改善颅脑外伤患儿认知功能及缩短住院时间中的应用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216

    刘宇皓,尚红玲

    耳穴压豆联合快速康复作用于肝癌患者围术期的临床研究

    襄阳市中心医院万山分院

    217

    季婷,王正,费丽慧,李璐婧,李娜,王焕

    益生菌补充剂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胃肠道功能和核心症状的影响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218

    张丽丽,黄艳玲,王立华

    EECP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及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研究

    通辽市第二人民医院

    219

    王龙云,王泽雨,赵丽晶

    自由滚轮运动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减轻阿霉素诱导的肝损伤

    吉林大学

    220

    李金铭,吴英英,李文霞,尚清

    外骨骼机器人步行训练联合呼吸控制训练对脊髓损伤患儿呼吸与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疗效研究

    河南省儿童医院

    221

    覃明芳

    基于智慧化康复随访平台的出院准备服务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应用

    柳州市人民医院

    222

    宋金歌,祖阳旻,解海霞,齐燕

    轮椅太极拳促进居家慢性脊髓损伤者康复的神经调控机制研究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中国康复医学会

    2025年10月20日



    下载盖章版通知:关于《2025中国康复医学会综合学术年会高质量论文集》评审收录结果的通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