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中国康复医学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专栏 |
7月15日,《中国康复医学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施行。近日,中国康复医学会负责人就规划的有关问题回答了提问。
问:为什么要编制规划?
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把握时代特征、内在规律和战略要求,科学谋划设计,全面协调持续推进。“十四五”时期,是学会全面提升能力,加快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制订规划,明确学会建设在规划期内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举措,对于加强目标引领,统一学会上下思想和行动,吸引汇聚各层各面力量和资源,推动学会建设提质增效,促进康复事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问:请谈谈编制规划的主要过程。
答:2019年11月22日,学会召开第六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暨常务理事会第八次会议,决定开展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5月份,学会成立了由方国恩会长、牛恩喜书记挂帅,学会领导参加的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2020年7月份,学会印发了《<中国康复医学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全面启动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11月底,形成了征求意见稿。2020年12月份至2021年3月份,先后面向专家、分支机构和学会领导开展了3轮次意见征询工作,并据此进行了研究修改完善。2021年4月9日,学会会长办公会审议并原则性通过了规划。2021年4月10日,学会召开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全体参会常务理事听取了规划编制情况汇报说明,以举手表决方式一致通过了规划。此后,在对规划作进一步完善后,呈请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了审阅把关。
问:编制规划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答:编制规划主要遵循四条原则:一是坚持落实要求与紧贴实际相结合。注意抓好上下衔接,主动对接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使规划紧扣主题主线、顺应发展趋势、引领前进方向。二是坚持统筹兼顾和突出重点相结合。既全面覆盖学会工作各领域各方面,以推动整体发展,又聚焦重点环节、紧盯矛盾问题,以谋求新突破、形成新亮点。三是坚持目标导向与措施支撑相结合。按照“定性+定量”的目标设定规则,以及“任务是什么?重点干什么?具体怎么干?”的逻辑顺序编写规划,充分提高导向性、可操作性、可考核性。四是坚持归口负责与共同参与相结合。既发挥好责任主体编制规划的主导作用,又坚持开门编制规划,充分听取和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汇聚智慧和形成共识的过程。
问:规划的框架结构是怎样的?
答:规划全文共1.9万字,由四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序论,主要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学会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学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查找了问题不足,明确了学会未来五年的努力方向。第二部分是总论,主要确立了“十四五”时期学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分目标。第三部分是分论,主要阐述了今后五年学会建设的重点任务和计划举措。第四部分是保障措施,主要提出了确保规划落地落实的对策和要求。
问:“十三五”时期学会主要取得了哪些成绩?
答:“十三五”时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上级正确领导下,学会坚持“以党建引领学会,以制度建设学会,以感情凝聚学会,以事业成就学会”理念,守正创新,砥砺奋进,圆满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全方位高质量快速发展,为促进康复事业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具体体现在:党建引领扎实显效;内部治理成果丰硕;会员建设成效显著;分支机构活力彰显;学术交流多彩繁荣;加强培育托举人才;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期刊质量显著提升;科普工作成绩斐然;社会服务影响广泛;服务政府成效卓然;疫情防控勇于担当。
问:“十四五”时期学会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答:一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为学会确定了新遵循。学会要以此为牵引,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深刻认识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筹划和推进工作。二是科技强国战略为学会树立了新航标。学会要紧紧把握“四个面向”战略方向,立足实际找准服务科技创新大局的结合点和发力点,加强系统谋划,坚持组织赋能和治理创新,紧密凝聚科技创新力量,广泛架设协同创新网络,大力构筑开放创新枢纽。三是民众康复需求对学会提出了新要求。学会要强化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以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展现新作为做出新成绩,为康复医学事业创新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四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向学会明确了新任务。学会要强化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找准功能定位,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问:请概要介绍一下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一是明确了学会未来五年发展的主导思想和发展方略。就是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加强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创新管理体制为动力,突出党建强会、学术立会、开放兴会、依章治会,不断增强“三性”,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学会。坚持“四个面向”,有效履行“四服务”职责定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是明确了学会未来五年发展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党建引领,为学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坚持科学治理,不断提升学会的发展能力和服务能力;坚持创新驱动,有机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坚持服务大局,为建设科技强国、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三是明确了学会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学会的治理能力、运营能力、发展能力显著提升,群众组织力、学术引领力、战略支撑力、文化传播力、社会公信力、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桥梁纽带作用更加突出,“康复科技工作者之家”形象更加鲜明,事业发展驱动力更加强劲,成为全面过硬的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科技社团,更好赋能康复事业发展。在总目标基础上,提出了11个分目标:一是党建引领作用更加突出;二是学会治理改革成效彰显;三是会员服务管理优化升级;四是分支机构建设科学发展;五是学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六是教育培训质效全面提升;七是科普工作体系健全完善;八是社会服务形成规模效应;九是行业标准规范广泛覆盖;十是智库服务职能充分履行;十一是创新合作网络开放融通。
四是明确了学会未来五年的发展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构建学会特色文化、持续深化治理改革、创新会员建设管理、构筑分支机构高地、全面加强学术建设、强化人才培育托举、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升华科普服务品牌、构建交流合作新局、促进康复创新跃升、强化战略支撑能力等12个方面的任务和49项措施。
问:请问如何抓好规划落地落实?
答:规划属于宏观性、全局性、综合性、引领性的中长期规划,既是年度规划和专项规划的依据,又是实现长远目标和长期规划的基础和阶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规划不仅涵盖学会各级各类机构、各方各面工作,需要齐抓共管、协同推进,而且涉及地方政府、兄弟学会、业界单位,需要相互支持、形成合力。为此,要从加强领导严密组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广泛动员凝聚力量、建立机制加强协调等四个方面综合用力。近期,学会将制定贯彻落实工作方案,同时,依托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解读规划,为规划的贯彻落实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环境。